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9 +2= 11 – 9 = 9 +9= 9+6= 14 –9 = 19 – 9 =
課題:8、7加幾
教學內容:國標本數學一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8加幾、7加幾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 繼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談話導入、2、復習。3、小結并揭題。
二、 討論交流、探索新知。
1、 教學例1。
(1) 教師出示小天使帶來的喇叭圖,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并列出算式8 + 7 =。
(2) 學生圍繞8加7等于多少,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討論,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比一比哪組的方法多。(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3) 學生討論后指名小組回答,教師根據回答進行板書。
2、 教學“想一想”8 + 9 =( )
提問:你們會用剛才這些方法來計算8+9=( )嗎?安排學生先在小組里說說是怎樣算的?再指名回答。
3、 “想想做做”
(1)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先與組員討論,填寫空格,再進行組際交流。
(2) 小組活動。
(3) 組際交流,學生評價。
三、 游戲實踐、鞏固練習
1、 談話引入。
2、 說明游戲規則,并設置獎勵機制(“智慧星”)。
3、 學生分組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四、 能力檢測
課題:十幾減8、7
教學內容:國標本一年級上冊第86~87頁。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練退位減法的方法,形成一種學習經驗。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教學新知。
1、 教學十幾減8的例題。先聯系實際問題引出15 – 8 ,再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算法,算出得數。然后把不同繁榮想法在班內交流,使學生主動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算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要引導學生把對實物的操作抽象成數的運算,特別是喜歡用“破十法”的學生,要抽象成連續的兩步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但不再提倡一個一個減。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指導他們用學具擺一擺,探究算法。
2、 教學“試一試”。
三、 鞏固練習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看圖解題。
2、 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3、 做想想做做的其余題目。
4、 創設學生喜歡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計算。
四、 課堂總結
五、 能力檢測。
課題:練習七
教學內容: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88~89頁。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思路和方法,達到能正確計算的要求。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游戲教具、圖片、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二、 整理計算思路。
前面學習了9、8、7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教學,一部分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計算思路,掌握了算法。但也有一些學生還存在困難,容易混淆算法,在計算第1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選好計算方法,并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形成抽象的計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