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和減法(一)
(1+3= 4+1= 2+3= 1+2=
3+1= 1+4= 3+2= 2+1=)
6、擺一擺
左邊擺1個圖片,右邊擺2個圖片,請你求出一共有幾個圖片?
生動手操作,列式:1+3 3+1
7、說一說
出示圖片,同桌相互說圖意后獨立列式。
三、 游戲:比比誰聰明
(1)直接寫出得數
2+1= 3+2= 1+3= 1+2= 2+3= 3+1=
(2)看圖列式
生獨立列式,個別糾正
(3)0+5= 1+0= 4+ =4
(4)說一說,算一算。
(5)猜一猜,算一算
小組合作完成,看哪組列出的算式多。
四、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把兩部分合起來的數學問題,希望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真正用到生活中去。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兩部分合成一部分理解較好,所以加法交換率自然理解。對于說圖意,學生理解較好,很少出錯。
第三課時
設計思想: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直觀的體會減法的意義,初步理解減法是從整體里去掉一部分,并讓學生能夠根據數的組成進行減法計算。
教學目標:
1、理解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 ,會讀減法算式。
2、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3、讓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幾種表達形式(動態飛走,靜態劃掉等)
教學重點
減法的意義,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
教學難點:
找準原有的總數,即被減數
教學過程
一、 導人
(一)對暗號(數的組成)
1、4的組成:師“我出2” 生:我對2,2和2 組成4
師“我出3 ” 生:我對1,3和1組成4
2、5的組成
(二)加法復習(海里有三條魚,游來了一條魚,求一共有多少條小魚)
1、說圖意、列式。
2、理解一部分+一部分=整體(與減法形成知識逆向遷移)
二、創設情景:
1、課件演示:讓學生敘述情境(海里有四條魚,游走了一條魚)
2、引導學生提問題:還剩幾條魚?
3、解決問題
問:該怎樣列式? 4—1
學生答后電腦出示4-1, 得幾呢?你是怎樣算的(學生說一說)
4、 引導:如果沒有圖,也沒有學具你怎樣算? (用組成)
4可以分成1和3,4-1=3
5、課件:小鳥圖
學生說圖意 列式 計算 說算法
6、書中圖:看圖說圖意 列式 計算
三、 鞏固練習
1、看算式,劃一劃,算一算
5-3= 4-2=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