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3 ang eng ing ong》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
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ìng,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地進行書寫。
〖教學重點〗
學會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體認讀yìng。
〖教學難點〗
讀準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記清字母的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還記得是哪5個嗎?(an en in un ün)今天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最后一課,在這課中我們要學習 4個后鼻韻母,在發音上有一定的難度,比比誰學得最好。
板書 13 ang eng ing ong
二、學習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ying
1、學習韻母ang的音形:
⑴ 出示書中第一幅圖,問這是什么?
⑵ 出示圖下音節yáng。
⑶ 教師示范讀yáng,學生隨讀。
⑷ 教師范讀ang,學生隨讀ang。
⑸ 師講發音方法發ang音時,先擺好a的口形,發a,緊接著舌頭往后縮,舌根抵往軟腭,氣流從鼻腔中出來,聲音響,氣流強,手指按著鼻梁有些顫動。
⑹ 學生讀中體會,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字母的音。
7、在學生讀準ang的基礎上再讀讀yáng這個音節。
8、請同學們觀察ang是由哪三個字母組成的?
出示卡片:
三個字母依次出現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來就是ang。
注教師可以做一個由后面向前面翻動的紙片,讓a變為e、i、o,使復韻母隨之變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學習。
2、學習韻母eng的音形:
⑴ 出示第二幅圖,說說圖的內容:
⑵ 出示音節dēng,教師范讀,學生隨讀dēng。
⑶ 教師在音節中提出e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
⑷ 師講發音方法以韻母e的口形開始,氣流從鼻腔中流出。教師范讀eng,學生練習體會。
⑸ 請同學讀dēng來鞏固eng的發音。
⑹ 記憶eng的形eng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
學生邊說教師邊演示翻動卡片,使ang變成eng,只從后邊向前翻動e紙片,ng不用動,即成為eng字母。使學生可以比較出字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學習韻母i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音節yìng。
⑴ 出示書中第三幅圖:
⑵ 出示圖下整體認讀音節ying,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說說和前2幅圖下面的音節讀法有什么不同?
⑶ 告訴學生yīng是整體認讀音節,不用拼,應整體記憶。學生練習讀。
⑷ 教師范讀ing,學生隨讀。教師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法。
⑸ 記憶ing的形怎么記住它的形呀?隨著學生回答教師翻動紙片使eng變成ing。
⑹ 采取多種形式讀,鞏固字母的讀音。
4、學習韻母ong的音形:
⑴ 出示圖,這是什么?
⑵ 出示圖下音節zhōng 教師范讀,學生隨讀。
⑶ 教師提出o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同桌互讀。
⑷ 記憶ong的形說說ong與前邊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師翻動卡片使ing變成ong。
三、書寫韻母ang、eng、ing、ong
⑴ 自己試著練習抄寫韻母。
⑵ 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寫得還不夠好。
⑶ 教師強調3個字母要*攏,不要寫成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