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 ou iu教案及反思
首先,注意了課堂組織語言的情趣。如在創設情景時選用了孩子們熟悉并喜歡的“福娃”歡歡,稱拼音字母為“復韻母”寶寶,把寫字化為送拼音寶寶回家,觀察位置說成拼音寶寶住在幾樓。又如iu的教學和音節拼讀是重難點,稱iu ui為“雙胞胎”,將聲調符號比作四頂帽子,標調叫“戴帽子”,拼讀音節練習稱為“看比賽”等等,用兒童化的語言來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感到拼音學習很輕松、很快樂。從頭至尾,教師注意不出現“現在跟我讀……我們來寫字……”生硬的模塊命令詞句。
其次,教學形式上充滿情趣。本課借北京奧運會召開,文本出現五環旗和游泳的契機,將拼音教學寓于跟著福娃參觀鳥巢、觀看比賽的情境中,將韻母的認讀、記形融合在得奧運金牌的活動中,借助“小腳y齊步走”“亮眼睛來幫忙”“開火車”“戴帽子”“找朋友”“捉迷藏”“收禮物”等游戲,通過動手舉一舉圈一圈、編順口溜、課間操、小老師教一教、表演等形式,讓孩子感到拼音學習的有趣,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領悟、去分析、去總結得到知識。
從有效性講,每個游戲活動的設計都有目的,達到復習舊知、掌握新知、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鍛煉能力、表達感情的三維目標。如:“小腳y齊步走”是復習上堂課ai ei ui的四聲認讀,“誰的眼睛亮誰的耳朵靈”是為了讓學生認真地觀察口形、模擬發音,“找朋友”是回到整體鞏固ao ou iu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拼一拼自己喜歡的比賽,用一句話說說”是引起學生拼讀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拼讀能力。這一環節其實與落實《課標》“拼音教學與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相關聯。(口語交際的要求是要學生學講普通話,完整地講述,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課標》p6)
值得探討的是,在整個教案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我在學生反饋形式的調控及時間把握上的不足,使得教學超時。某些環節操作不夠精煉,在有效性上需要探討。比如,ao的環節,原先預設的是指名5個學生個別答以后就以男女生分別發ououou結束。可是在課堂生成時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舉手很多,為了鼓勵一年級學生積極發言,不打擊他們的興致,就多叫了幾個。而這幾個當中又有3個編詞與ou的發音不扣,我注意到另外一批學生腦筋動不出不發言,所以引導了用d t l g k h z sh等聲母相拼的辦法,又增加了幾名學生發言,比較費時。現在想來,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ou的發音,只是新授內容中極小的一部分,而且不是太難,不用練那么久。而且我發現ou的編詞比較難,反而是iu的四聲編詞比較容易,可以把ou的“動腦筋編”與 iu的“誰兒歌念得動聽”換一下形式效果更好。之所以考慮不周,是因為備課備學生還不夠,教師只為當初“歐洲,歐洲,ou ou ,抽水,抽水,ou ou”的靈機一動而高興,想到了解決ou的口形難說清楚的辦法,但卻忽視了學生操作的難度,這一點以后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