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雜談
通過這次的教學,我深深體會到課堂教學中,蘊涵著許多交際的話題,教師要及時發現這些生成因素,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提供給學生說話的機會。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鎮中心校 張 薇 齊 平】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學中要做到鼓勵激qing,目標適中〗
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才能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適當的目標,又能恰到好處地調動學生的激qing,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松鼠和松果》時就根據“將來,這里會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樹林”這一內容,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將來這里會是什么樣的情景?”這時同學們的思維一下子就活躍起來,有的大膽幻想,有的是根據自己見過的森來設想,這時我就表揚了他們的敢于創新,讓他們逐個到前面來說,同學們都踴躍參加。接著我又提出:“那到時我們該如何對待森林?”同學們有了前面的學習氣氛,話匣子就一下子打開了,許多同學見解獨特,富有創意。給大樹做各種營養品,做各種護理。然后我總結了他們的發言:要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要像愛護親人一樣愛護我們身邊的動物和植物。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鎮中心小學 高曉勤】
〖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把握生字的特點,增強記憶〗
學生的認識是遵循“具體──抽象──具體”的發展規律,而以多媒體操作介入教學,以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豐富化,讓學生感知。在生字教學中改變了教師逐字講解的“字字清”的教學方法,化靜為動,為生字教學排疑解難,而且信息技術多媒體能夠以它獨特的動態作用來輔助教學,并通過其信息的動態演示,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強學生對生字的記憶。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松鼠和松果》這一課中引導學習“聰”字的時候問道:“哪個小朋友能很快記住這個‘聰’字?”同學們看完字后,舉起小手,有的說:“‘聰’左邊是‘耳’字,右邊是‘總’字,別人說話的時候總用耳朵聽就會變聰明。”“大家評評他的記字方法怎樣?”“好,因為他把‘聰’分成兩部分 ‘耳’和‘總’再合起來記憶,說出了聰明的意思”。這位同學的記字方法很快啟發了大家,接著又一位同學站起來指著‘聰’字說:“老師,我認為聰明的人,不能光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總’字上兩點好比人的‘眼睛’),用口說,用心記,才算是聰明。”這時,我趁熱打鐵,就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現了四張圖片:眼、耳、心、口,然后依賴特技動作將它們飛入一起,最后合成一個“聰”字。
【浙江省臨海市海小學 許優琴 鄭佩玉】
〖給識字教學加點“調料”·創設情境──添情〗
情是學之始。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生發出濃郁的情感時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可是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難以保持是其年齡特點。我們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
如:一位教師在上一年級下冊《松鼠和松果》時,把各種動物的頭像戴在學生的頭上,扮成小動物,并模仿動物的聲音做自我介紹,教師扮成鴿子姐姐。教師說:“今天,我們要到大森林去看望松鼠弟弟,快坐上火車出發吧。”在隆隆的火車聲中師生出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教師又告知只有完成了本課的識字任務,火車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于是,學生按分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互相幫助,在濃濃的興趣中學生愉快地識記了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