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學雜談
《松鼠和松果》教學談
《松鼠和松果》是語文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墨描述了兩只可愛的小松鼠,不僅僅向森林索取,更重要的是回報森林,造福子孫后代的故事,文章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童真童趣,在娓娓的敘述中輕輕撥動著情感的心弦。是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范例。
在這節(jié)課上,看著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聽著孩子繞有興趣地讀書,感受到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我不無欣慰地感受到,我新接的這班孩子,已經(jīng)在進行著較為成功的探索。在課堂上有孩子們自己真正的聲音,而不是隨聲附和,有孩子們暢所欲言的展臺,而不是言聽計從。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認記生字的方法是異彩紛呈,多種多樣的:聯(lián)系生活編字謎,換部首,熟字加一加,熟字減一減,看到部首想字義,看到字音想偏旁,整堂課的生字教學都是孩子們在運用所掌握的識字方法積極主動的認記生字。時而小組合作,時而探究發(fā)現(xiàn)識字規(guī)律,時而展示交流識字成果;“老師我有好辦法,活潑的潑,我想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它,有水才能潑,有手才能撥,加上廣字頭就讀廢。”坐在后排的程陽撅著屁股費大聲地說。“老師我還想給陳新雨補充用心聽音樂就讀意,意思的意。(他的發(fā)言,立刻讓它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老師快請我,我想給他補充。”“老師我有四種方法記住這些字”“老師,我發(fā)現(xiàn)眨眼睛的眨,是個動作。”(可欣邊說邊眨眼睛)“老師,我給大家出個字謎,大王頭上有一點。”“是主。”“舌頭旁邊有水。”“是活。”只見一只只小手在你眼前晃動,一個個思維的火花在你眼前閃現(xiàn)。孩子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一口氣說出了恩多種想法和答案。我發(fā)出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揚:你有一雙亮眼睛,你的想法很獨特,來,同學們?yōu)樗木使囊淮握瓢桑业拇竽粗肛Q得更更的。孩子們的情緒鼓舞著我,我又一次像喝了紅牛一樣興奮,快把你的字卡拿出來,我們做個游戲:注意聽:在這些生字里有三個字很特別,其中一個長著亮眼睛“是眨”,孩子們興奮地舉起了字卡,其中一個長著神耳朵,“是聰”還有一個長著巧嘴巴,“是如”。此時此刻,我仿佛找到了某種感覺,對,那是在教學中應該準確捕捉的契點。是它在一次又一次撞擊著我和孩子的心靈。
積極的情感參與是學生自主讀書的動力因素,而教師的教學激qing,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平等融洽的課堂氣氛,都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朗讀,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著積極參與的熱情,“我想讀”的小手舉得老高,在教學中設(shè)計了有層次性的朗讀感悟:整體感知層面──讀正確,讀流利;感悟?qū)用姗ぉぶ馗形颍ing感,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情深意切,和學生們一起走進森林,用教師體驗的情感感化學生,學生把體驗到的反哺到朗讀中去,在一片濃濃的情之中,11個生字已不再是“攔路虎”,而是迎接學生走進情感世界的小花;個人讀、小組讀、自由讀、展示讀、師生共同讀,貫穿始終。教師“入情”,學生們“入境”,真正達到了“入境始與親”。
當我在一⑵班試講的時候,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在今天的課堂上沒有)──我認為著兩只小松鼠是怕自己和小松鼠沒有松果吃才種松樹的,并沒有想到要保護環(huán)境呀。我覺得他們也很自私呀。哎,不錯的想法,如果老師全盤肯定或不置可否,必然會引起學生價值取向的迷失;但如果斷然否定的話,不僅失去了一個極好的引導學生深入感悟文本意義的機會,而且會嚴重挫傷這個孩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基于這樣的思考,我便采用了“沙里淘金”的方法,一方面加以因勢利導;一方面淘出從他發(fā)言中迸出的“金子”,使勁夸他敢于創(chuàng)新,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學習精神,息心呵護這來自孩子心底的異樣的最動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