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教學設計與點評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生字。會寫“古、聲”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和指導朗讀、背誦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設計理念】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采用多種形式扎扎實實進行生字教學。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景讀詩文、明詩意,突破教學難點,注重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
【教學過程】
一、課件交流
(課件出示:美麗的春景畫面。)
師:炎熱的夏天已經來到了,美麗的春天悄悄地離開了我們。對這剛剛過去的春天,你想說什么呢?
二、導入解題
師: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喜歡春天,也都贊美過春天,今天咱們來學一學與春天有關的古詩。
認讀生字:古、詩、首,板書:古詩兩首,齊讀課題。
板書:春曉,理解詩意。
板書:孟浩然,介紹詩人。
三、初讀古詩
1、自由讀詩。
師:詩人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借助拼音自由讀詩,把古詩多讀幾遍,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學習生字。
師:見你們讀得特別認真,生字寶寶都迫不及待地從詩中跳出來了!快來喊喊它們的名字吧!
(1)讀準字音:當小老師帶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2)識記字形:(用三種不同方式記字形)
聞:猜謎語:耳朵貼著大門聽聲音。
處:對比“處”和“外”,編兒歌:外外外,真是乖,小腳丫,里面收;處處處,真淘氣,小腳丫,外面放。
眠:學生自主記憶字形。演示做動作,理解眠和春眠的意思。
3、讀準字音。
師:生字寶寶全記住了,回到詩中還認識嗎?誰能把每個字音讀準,把古詩讀通順?指名讀、全班讀。
4、讀出節奏。
師:古詩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出節奏呢。想聽老師是怎么讀出節奏的嗎?師配樂范讀。
學生自由練讀、師生合作讀、分組合作讀、打節奏齊讀。
四、感悟古詩
1、整體感知。
師:詩人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板書:聞 見)誰能用一句話連起來說說,詩人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聽到的、看到的?
2、感悟詩意。
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詩人一起來到春天的早晨,去聽一聽,看一看吧。
指名讀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學習第一句詩:春眠不覺曉
師:剛剛我們知道眠就是睡覺,春天睡覺可舒服了,詩人孟浩然睡得特別香,連太陽爬上山都不知道呢!哪個詞告訴我們是不知道的意思?(不覺)
指導朗讀:教師讀詩句,學生做動作;指名讀;做動作齊讀。
學習第二句詩:處處聞啼鳥
師:他睡著睡著,朦朦朧朧,聽到了什么?(播放百鳥爭鳴聲)
師:聽到鳥叫,就叫什么?出示詞卡:聞啼鳥。指名讀、全班讀。
師:孟浩然被這么多鳥叫聲吵醒,他起床來到窗邊,聽到哪兒有鳥叫?看,在近處的?(花園里),往上瞧,(屋頂上),再高一點,(樹枝上),想想還有遠處的(天空、山林)是呀,遠處、近處、上面、下面、左邊、右邊,到處都是這就叫——出示詞卡:處處。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指導朗讀:處處聞啼鳥
師:這樣的早晨睡得可香了,聽到鳥兒動聽的叫聲,心情可高興了。帶著這高興的心情,讀一、二句詩。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全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