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教學設計與點評
學習三、四句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師:早上,孟浩然聽到了百鳥爭鳴非常快樂,他還看到了什么?(花落)
師:春天的時候,花園里的花本來是怎樣的?(播放春天鮮花燦爛的畫面)看著這么美的花,你想到用哪個四字詞語夸一夸?老師想到了這些,我們來讀讀吧!詞語:春暖花開 柳綠花紅 百花齊放 鮮花盛開 五顏六色 萬紫千紅
師:可是這樣的美景卻不見了。第二天早上,孟浩然醒來,看見花園里的花怎樣了?(落了)(播放滿地花瓣的圖片)
師:看看花落了多少?我們來數一數,一片,兩片,數得清嗎?花落得太多了,數都數不清,這就是?指導朗讀:花落知多少。
師:聽到鳥叫,他是高興的;看到花落,他是?(傷心、可惜)是呀,詩人正是喜歡花,喜歡春天,看到昨天還是花開滿枝,今天卻花落滿地了,覺得真是太可惜了!帶著這樣的心情誰再來讀讀這句?指名讀。
師:花為什么會落下來呢?詩中有句話告訴了我們。指名讀:夜來風雨聲。
指名讀三、四句詩,分組合作讀、全班齊讀。
3、誦讀吟唱
(1)配樂朗誦。
師:讓我們跟著詩人孟浩然來到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氣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連天亮了都不知道呢!于是他寫道:(春眠不覺曉)朦朦朧朧中,他聽見到處都是歡樂的鳥鳴,他欣喜地吟誦道:(處處聞啼鳥)當看到滿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嘆道:(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情景背誦。
師:同學們,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當你們在春天聽到百鳥爭鳴時,當風雨過后看到花落滿地時,一定也會像詩人一樣,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這首詩《春曉》!
(3)學唱《春曉》。
師: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奶奶為這首詩加上了動聽的旋律,我們來聽一聽,跟著唱一唱吧!
五、拓展延伸
師:春天的鳥鳴給孟浩然帶來了喜悅,當他在二月時,看到清澈見底的湖水,家家戶戶都能聽到鳥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時,于是他便在《春中喜王九相尋》中,這樣寫道: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指導朗讀。
這首詩中的家家春鳥鳴,與《春曉》中的“處處聞啼鳥”,真是異曲同工呀!
六、指導寫字
師:《春曉》這首詩讀得動聽,唱得優美,詩中要求寫的字能寫得漂亮嗎?我們先來寫寫這個字吧!認讀:聲,觀察字的結構,提醒筆畫。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學生練寫。大家在田字格里,第一個字描,第二個字臨,第三個字記在腦子中,不看著前面的字寫,這叫一描,二臨,三寫。拿出筆,開始練習,看誰寫得既正確,又美觀!
反饋評價。學生評價。學生修改。
七、小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讀了古詩,背了古詩,還寫了字。課后,你們可以找找其他與春天有關的古詩,讀一讀。下課。
【板書】
春 曉
孟浩然
聞:鳥 啼
風雨聲
見:花 落
【教學點評】
陶燕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方法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學習
1、扎實生字教學。
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學習生字,三個生字用三種不同的形式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符合一年級的要求,同時滲透了學習生字的方法,同時也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學習生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