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
【情景說明】
一年級的教學目標里有一條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許多學生讀起書來沒有輕重之分,拖聲拖調地唱讀。如何讓學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呢?除了范讀、領讀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我想是不是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的理解來啟發學生如何朗讀呢?于是在課堂上,我注意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和重點句來指導學生朗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棉鞋里的陽光》是一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里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媽媽格外體貼年邁的奶奶,把老人的棉被曬一曬,讓她睡得更暖和;賢淑的舉動影響著幼小的心靈,小峰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幫奶奶曬棉鞋。陽光鉆進了棉被,鉆進了棉鞋,溫暖了奶奶的身體;小峰母子倆的孝心也隨著陽光溫暖著奶奶的心。這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暖的短文。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媽、奶”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教學的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把課文讀正確;并學會寫“午、合、放、收”這四個字。下面具體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指導學生朗讀。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體會重點詞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關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四、教學準備: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生字。]
2. 以開火車的形式抽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二、 理解課文,朗讀感悟。
1. 學習1—4自然段。
(1) 指名讀1-4自然段,其他同學看書中的插圖。
(2) 小黑板出示媽媽和小峰的對話,指名一位同學上臺用“——”劃出媽媽的話,用“~~”劃出小峰的話。其他同學在書中劃。
對話如下:
小峰問媽媽:“奶奶的棉被一點兒也沒濕,干嗎要曬呢?”
“棉被曬過了,奶奶蓋上會更暖和。”媽媽說。
“為什么呢?”小峰又問。
媽媽說:“棉被里有棉花,讓陽光鉆進棉花里,你說暖和不暖和?”
(3) 評議劃得是否正確,并告訴學生人說的話是在兩個引號之間的部分,教師簡介引號的作用。
(4) 同學們在家里問爸爸媽媽問題時是用什么語氣呀?(好奇、疑問)
爸爸媽媽又是用什么樣的語氣回答你們呢?(耐心、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