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叫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初步認讀本課的15組生詞,從而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
②通過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①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具 有初步的理解能力。
②通過想象小青蛙還有什么方法讓小魚了解岸上的事,與它會講什么故、事這環節,發散學生的思維和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3、道德情感目標:通過閱讀課文,培養學生對朋友應當真誠,樂于幫助別人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通過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指黑板上的畫),看老師畫的是什么地方?(池塘)
2、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發生在池塘邊。出示課題:池塘邊的叫聲。
認識生字“塘”。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讀課文時,遇到生字,你有什么辦法認識它們?
2、自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法認識它,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生字讀音。
4、認讀生字。
5、再次自瀆課文,進一步識字,思考:池塘邊的叫聲是誰發出的?
三、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想知道青蛙為什么每天在池塘邊發出“呱呱”的叫聲嗎?讓我們一起走進青蛙和小魚的故事。
2、小魚和青蛙打招呼。指導學生朗讀。
3、聽了青蛙的話,小魚覺得怎么樣?(奇怪、好奇)引導學生感受小魚的好奇。
4、小魚有問題了,作為它的好友,青蛙是怎么辦的呢?
5、青蛙的辦法行嗎?你從哪里知道的?從小魚的動作和語言感受它的著急。
6、一個辦法不行,青蛙又想了一個辦法。這次它的辦法是什么?
7、聽了青蛙的新辦法,小魚心里怎么樣呀?它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8、如果你是青蛙,你還有什么好方法讓小魚了解岸上的事情?
9、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10、同桌分角色朗讀,并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11、抽兩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孩子在下面表演。
12、從此,池塘邊就響起“呱呱”的叫聲,那是青蛙在給小魚講故事呢。同桌議一議:青蛙會給小魚講岸上的什么故事呢?
四、小結:青蛙和小魚是好朋友,它們非常的友好,并相互幫助。我希望你們在學習生活中也能友好相處,并相互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