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彩虹》教學設計
一、簡介
《美麗的彩虹》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小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感悟詩意,我設計了讀、說、問、畫四個教學環節。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體會語言是如此的美、大自然是如此的美、生活是如此的美。說:激發、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把讀中悟出的彩虹的美說出來。問:讓學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向彩虹提問:你還想向彩虹提什么問題嗎?畫:讓學生動手畫出心中的彩虹,讓課堂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整個教學過程以讀為主,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從中培養搜集資料的能力,把有限的課內時間向無限的課外活動延伸。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特別強,也具備了一定的搜集資料和自學能力,有些同學看到過彩虹,提前布置學生搜集彩虹的資料或說一說見過的彩虹,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激發、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指導學生搜集、了解有關彩虹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3、指導誦讀,讀中感悟詩意,進一步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促進者,在本課的學習中,重在指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為學生的動手實際提供機會。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愉快的學習,用自己的體會去理解課文。
2、采用“質疑—解疑—應用”結合讀、說、問、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增加趣味性,通過集體合作,小組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評價方式:采用師評、生評、自評及時給予鼓勵、強化、指導、糾正。
五、教學準備:
1、提前搜集彩虹的資料。
2、課前預習課文。
3、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閉眼傾聽錄音,感受夏日陣雨由強及弱,偶而幾聲蟲鳴、蛙叫、鳥鳴的自然景象。
2、課件演示:天空中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
3、展示學生帶來的圖片、照片,提問彩虹象什么?感受彩虹的美。
你想知道小伙伴是怎么說的嗎?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看一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4、揭題。
二、學文:
(一)自讀課文。
1、找出生字,小組內解決。
2、用接龍游戲、拍手游戲檢查生字。
(二)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1、競賽激讀,讀彩虹的美
(1)配樂朗誦。
(2)、齊讀、自讀、小組讀。
(3)、指名任選一小節讀。師生評議。
2、說彩虹的美
(1)、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彩虹的美嗎?
(相機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你覺得彩虹像什么?你能用“…像…”來說說嗎?
3、問彩虹的美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帶來的資料,了解與彩虹有關的知識,試著回答小弟弟、小妹妹提出的問題。
(2)、小組派代表談談學習收獲。
(3)、你還想向彩虹提什么問題嗎?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4)、評議、給獎。
4、延伸:畫彩虹的美
彩虹回到了白云中間,真舍不得它走啊!你們想把彩虹留住嗎?
動手設計、繪畫。
七、課后反思: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應該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的生活感受,使學生在情景中質疑,在探究中閱讀,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積累運用,讓學生走出文本,接通生活的源泉,在開放中創新,使學生學的主動,學的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