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二冊第八單元教案——詠華山
上 課 教 案課 題24.詠華山第 1 教時教 學 目 標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禾”,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華山的雄偉壯麗。并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重 點難 點初讀感知。以正確認讀為主要任務。讓學生借助拼音認讀課文,務求讀得正確連貫。讀時注意重點字的正音和長句子、詩句的停頓。教 法談話、指導、講解學 法觀察、討論、練習教 具掛圖 小黑板教 學 程 序一、揭題,釋題1.板書:華(huà)山,領讀“華”,第四聲。2.簡介華山:在陜西省的東部,華陰縣城南,遠遠望去,它的樣子好像花,所以叫華山。名勝很多,是游覽的好地方。“華山自古一條路”,僅只南北一線,全程大約10千米。解放后,曾經對山路進行過多次整修,并且加固了鐵索,增添了安全設施。3.板書:詠,釋義。4.“詠華山“就是用詩詞等來抒寫華山。領讀課題。二、初讀指導過渡:誰詠華山?為什么要詠華山?他是怎么詠華山的?請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1.范讀課文。2.提問:誰詠華山?為什么要詠華山?他是怎么詠華山的?告訴學生這首詩的題目是《登華山》。3.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出生字詞,初步理解生字詞的意思。(1)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登華山》在文章中是排成兩行的,但字屬于第二自然段的一部分,所以不另外計算自然段。(2)出示生字詞:lù zì jǐ yǔ qí chéng zàn yán jiān nán dǐng qíng jīn yín song kòu 山 路 自 己 與 齊 稱 贊 沿 著 艱 難 山 頂 情 不 自 禁 吟 誦 寇 準(3)各自拼讀,找出平舌音和前鼻音的字。(4)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相機正音。(5)理解詞義:①不用講解的:山路、自己、艱難、沿著②舉例講解:稱贊、情不自禁、吟誦③“與、齊”到精讀訓練時講(6)開動腦筋記生字:華路自己與齊稱①讓學生各抒已見,然后教者小結:換一換、加一加、部件法、關鍵法②各自記生字。三、作業1.給括號中的拼音加上調號。華(hua)山 中華(hua)2.讀讀寫寫生字詞3.朗讀課文。板 書 設 計24.詠華山 (掛圖) 課 題24.詠華山第 2 教時教 學 目 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懂得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重 點難 點細讀課文,借文悟詩。課文第二段是重點,也是難點。本段由“文”和“詩”兩部分組成。教 法談話、指導、講解學 法觀察、討論、練習教 具掛圖 小黑板教 學 程 序一、復習檢查1.讀拼音,寫詞語zì j ǐ shān lù huà shān kàn qí( )( )( )( )2.說說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意思。更無 舉頭 山與齊 回首3.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正確、流利程度,相機指導。二、精讀訓練1.默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內容。(相機板書)2.學習第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寫了時間、人物和事情。齊讀第一自然段。3. 學習第二自然段。(1)各自讀課文,交流體會:讀懂了什么?(2)學生發言后,教者側重就以下幾點與學生研究:①“啊!華山真高哇!”的朗讀及兩個感嘆號的作用。②定華山高的句子。畫出寫華山高的句子。朗讀。說說為什么這些句子表現了華山的“高”。記住寫華山高的句子的順序:天——山——太陽——白云③了解《登華山》的詩意。朗讀《登華山》。理解“更、無、與、舉、首”的意思。學生試講《登華山》。(3)回顧整個自然段四句話的敘述順序。4.學習第三自然段。(1)比較:“好詩!好詩!”先生連連點頭稱贊。 “好詩!”先生點頭稱贊。(上一句寫出了先生非常高興,“好詩!”不止說了一遍,點頭不止一次。下一句先生的高興是一般的。(2)朗讀體會先生的高興心情。5.學習第四自然段。(1)比較:①這個小孩兒就是宋代的寇準,那年才七歲。②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它啄呀啄,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兩個句子里的“才”意思有什么不同?(2)講宋代:朝代名。6.朗讀全文,注意體會感情。三、作業1.給下面的句子點上標點符號。(1)啊 華山真高啊(2) 好詩 好詩 先生連連點頭稱贊2.背誦《登華山》。3.按課文內容填空。啊!華山真( )啊!除了藍天,( )的( )都在( )的腳下。太陽顯得( ),山腰間飄著( )。板 書 設 計24.詠華山登——詠——贊——點只有天在上,(除了藍天)更無山與齊。(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腳下)舉頭紅日近,(太陽顯得那么近) 回首白云低。(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課 題24.詠華山第 3 教時教 學 目 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懂得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重 點難 點背誦、寫字教 法談話、指導、講解學 法觀察、討論、練習教 具投影 小黑板教 學 程 序一、復習檢查1.背誦《登華山》。2.按課文內容填空。啊!華山真( )啊!除了藍天,( )的( )都在( )的腳下。太陽顯得( ),山腰間飄著( )。二、寫字指導1.出示本課生字:華 路 自 己 與 齊 稱2.學生結合平時寫字體會談怎樣寫好上述生字。教者小結:(1)合體字如:華、路、齊、稱等,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位置。“華”,上面的“化”大部分在橫中線上,“十”在橫中線之下。“齊”的“文”字大部分也在橫中線之上。“路、稱”在左邊部分在豎中線的左邊。(2)獨體字“自、己、與”則要更多的注意確定關鍵筆畫的位置,防止偏上偏下或偏左偏右的現象。“自”的第四筆“橫”要落在橫中線上。“已”的第二筆“橫”也在橫中線上。“與”的第二筆(豎折折鉤)中“橫”要與橫中線重合。3.按筆順描紅。三、指導背誦1.默讀課文,說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2.結合回答,完成板書。3.“詠”又寫了哪些內容?4.通過上述板書引路,讓學生自由練習背誦。5.指名試背。四、作業①按筆順描紅。②用自己的話說說寇準吟詠華山的那首詩的意思。③背誦課文。五、課外練習:1.組詞己( ) 名( ) 自( ) 已( ) 多( ) 白( ) 2.用課文中的詞填空。天上飄著______________。起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都看不見了。板 書 設 計24.詠華山 登——詠——贊——點 只有天在上,(除了藍天)更無山與齊。(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腳下)舉頭紅日近,(太陽顯得那么近)回首白云低。(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