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3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識字3 共幾課時 共2課時 第1課時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教 學 目 標 1.認識2個偏旁,學會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 重難點 1.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書寫。 2 2.反復誦讀認識所學生字,并能將本課的生字寫準確,寫美觀。 教學 資源 多媒體課件 預習 設計 看圖認字,聽錄音讀兒歌。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欣賞課件 (15分鐘) 1.學生邊聽邊思考相關問題。 (1)出現“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石頭”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學生認識“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 3.初步知曉象形字的來歷。 4.根據課件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 ?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讀一讀。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第二板塊:加深記憶(5分鐘)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變成現在的漢字的。 2.學生互相討論,交流現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