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四)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是小松樹,聽了風伯伯的這番話,你會有什么想法呢?你會感到什么?
2、小松樹終于知道自己錯了,他慚愧地——低下了頭。
3、給“慚愧”換個詞,從而加以理解
小朋友,當我們犯了錯,你會覺得怎么樣?
4、小松樹感到很慚愧,那會對大松樹或風伯伯說些什么呢?
三、創造表演
1、這個故事里一共有幾個角色?(3個)
2、以小組為單位,一個讀敘述、一個演小松樹、一個演大松樹、一個演風伯伯。
3、分角色表演讀,選出最佳表演組。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爺、松、呢
2、齊讀
3、給生字找朋友
4、選2個你喜歡的字,自學
5、指名做小老師,并說說注意點
6、師范寫
7、描紅,師巡視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理念:
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qing;使學生在角色朗讀中流露真情;幫助學生在想、述、演、說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課文中的“小松樹”和“大松樹”的家分別在哪兒?
二、充分誦讀,巧破難點。
1、導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圖片,學生上臺貼圖。
師:這兒有“小松樹”和“大松樹”(圖片),誰能把他們送回家。(指生上臺貼圖)
。2)教師引讀:
山上有一棵小松樹,
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3)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4)詢問過渡:
、倌男┩瑢W爬過山?當你爬到山上,向山下看去,能看到什么?
、谠谏缴峡吹降臉欠亢驮谄降厣峡吹降臉欠坑惺裁床煌?
③站在高高的山上,看著優美的景色,這時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這里我摒棄了以前那種追求整齊劃一、尋找統一結論和標準答案的“告之”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例舉談論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訴,也不是外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是自我建構和生成的。
2、導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山上的小松樹和你們的心情一樣——很高興,高興地得意起來,他是怎么說的呢?
。2)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3)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4)指導看圖:看哪,這棵小松樹說話的時候表情、動作是怎樣的?
。5)學生自由學著樣子準備表演。
。6)指名上臺表演。
。7)詢問過渡:“小松樹”這么驕傲,“大松樹”聽了有什么表現?
師:其實,“大松樹”的心里非常明白,小朋友都很聰明,一定能猜出“大松樹”想的是什么!
、偎娜艘恍〗M討論。
、谛〗M派代表匯報交流。
生1:他想,為什么小松樹長在山上,而我卻長在山下。
生2:他想,你能看得遠,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
生3:要是我站在山上,也會和你一樣看得遠。
……
。ㄕ埳吓_演示圖片,把山上的小松樹拿下來,與山下的大松樹作比較,看到底誰長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