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神舟號”》案例及反思
修改建議:
(1)嫦娥姐姐的話無需單獨提出來,可以按照課本的順序,不然就破壞了文章的邏輯性。
(2)教學要求中,激發孩子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還未突現,可以在觀看神六升空后,用簡單的一句話說說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讓愛國情自然流露。
第三析
教學片段一
師:嫦娥姐姐以前從來沒有見過飛船弟弟,小朋友猜猜她現在的心情怎樣?
生:很驚訝。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以前都是她一個人在太空,突然看到了飛船弟弟,所以很驚訝。
師: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很興奮,以前她一個人孤孤單單,現在有人來跟她做伴了,當然很高興羅。
師:你的感受很真切。
……
反思: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倡導讓孩子們彰顯個性,強調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獨特的體驗,獨特的理解,驚訝、興奮、高興……都是孩子們在與文本交流過程中產生的真實的“心聲”,我們欣喜的看到,老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著孩子們發自肺腑的聲音。
教學片段二
師:假如你就是嫦娥姐姐,回到家鄉會看到什么呢?
(課件:配樂放有關家鄉美景的圖片)
生:馬路。
師:請把話說完整。
生:嫦娥姐姐看到了馬路。
師:這是一條怎樣的馬路呢?(師做寬的手勢)
生:寬闊的。
師:那你能將寬闊的放到句子里嗎,該怎樣說呢?
生:成額姐姐看到了一條寬闊的馬路。(鼓掌)
師:你說的真好,不僅把話說完整了,還把話說生動,說漂亮了呢!誰也有這樣的本事?
生:嫦娥姐姐看到了來來回回的汽車。
生:嫦娥姐姐看到了美麗的步行街。
……
反思:新課標要求“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教師結合低年級小朋友形象思維占優勢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為學生說話提供了感性材料,創設了情境,讓學生有物可說,有話可講,有了這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讓學生們說出完整的漂亮的話自然也不難了,有米之炊,說話內容也有了一定的深度。
教學片段三
師:現在我們要來練練基本功了。(出示:來)哪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一生讀
師:你認識它嗎?在哪里見過的呢?
生:轎車寶來的來。
生:我么剛看過的電影《舉起手來》。
生:《相思》這首古詩中有個來字。
生:我們教室的墻上兒歌里就有個來字。
生:寒來暑往的來。
……
反思:教師結合自己科學認讀這一課題,讓孩子們玩識字開花的游戲,既鞏固了生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開發了孩子們的潛能。教給學生們識字的方法,快樂識字,滲透著留心處處皆學問,留心處處能識字的思想。對于以識字為重的一年級學生來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識字方法,同時又是一種很好的識字習慣。
集體評議:課堂上,教師把目光投向了每一位學生,始終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朗讀、說話、寫字的過程中時刻給學生以點滴的肯定與鼓勵,因而這堂課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自我表現的欲望很強,這在前兩堂課基礎上來了個不小的飛躍。關注學生就是關注教師自己,愿我們的課堂上能多一點這樣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