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2 an en in un ün》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12 an en in un ün》教學反思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仙岳小學 張 辰
在教這課時,我作了充分的準備。因為面對的學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我的想好每個環節才能讓孩子在40分鐘里有效的上好課。
課前導入是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去摘韻母蘋果,看誰摘的多摘的好!再這過程中孩子們發言很積極,我也盡量叫到他們。但主要還是叫比較差的孩子這樣才能檢查他們是否掌握已學過的拼音。我在這個過程中,我沒能掌握好以至于有些孩子沒叫到很失望,可見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要得多鼓勵多表揚多叫他發言。
在上正課時,我是利用展臺展示課本上的插圖,然后在讓學生說出圖上的內容再引導他們說出今天上課要學的韻母。孩子們都能講出,就是讀音不過標準。我先讓他們聽老師讀,再讓他們互讀,最后聽老師總結讀法再讀,在讓孩子們以齊讀、個別讀的方法來發現他們的讀音再糾正他們!我在讀中不夠多不夠細,不能很好發現每個孩子讀音。而這節課重點在于三拼音節,我只是講了三拼音節拼讀方法,而沒能很好的講應該怎么讀,導致在讀的時候不夠好,只是叫了比較好的學生帶讀。孩子們讀的好的我表揚的也不夠多,相對吝嗇,這對孩子比較不好,我想我會在以后教學中多表揚孩子,讓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在互評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
學完后,我還讓他們在空余的時間里書寫,并指導應該怎樣寫,巡視,糾正!讓他們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總之,在這課教學中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好好反思,上好每一節課!
《漢語拼音12 an en in un ün》教學反思
山東省威海市古寨小學 賀常芬
備課之前,我是這樣想的:不看任何人的教案設計,不同任何人交流,就憑自己對教材的感悟、對課堂教學理念消化程度,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們的尊重和理解來自主地備課。
當自己和孩子真正融入一起的時候,我的感慨很多,我們的孩子太可愛了,如果一個教師不能真正伏下身子,你不可能看到孩子明亮的眼睛。第一次對孩子要求小組合作的時候,孩子們好象聽不明白似的,仍然我行我素,當時心里氣急了,心里想:真愁死了,這么一幫不開竅的孩子,到底怎樣教呀。臉頓時就紅了,正想發作,突然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問我:“老師,小組合作是哪樣坐呀?”我突然感到羞愧,老師呀,你替孩子想過嗎?你了解孩子嗎?你尊重孩子嗎?從此,遇到類似的突發事件,我總會讓學生先問“為什么”。
通過這節課,我明確發現自己還有待提高的幾個問題:
1、對教材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出現兩個知識性的錯誤:復韻母說成雙韻母;聲母y誤寫成英文字母。在掌握教材中存在不虛心的不良習慣,對小的知識點往往有“想當然”的弊病。下節課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2、教學重點不清晰,沒有突出“拼音”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環節設計當中的“啞劇”如果設計在學習兒歌的前面,更能提高學生拼音的知識能力,在學生有一定能力的前提下再學習兒歌,就能體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左、右”這兩個字有些混淆,應有重點地進行有益的拓展,讓學生扎實走好每一步;學習兒歌的過程中,在學生讀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會、去想象到再創造,就能更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活躍思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讓學生快樂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