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理解 在朗讀中品味——《人有兩個寶》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
預設學生行為設計理念 教師適機出示詞語卡片“才能”“創造”指名讀后讓小朋友把這些詞帶到課文中再讀全文。 三、以讀為本,讀中理解 教師適機板書“雙手”后,指導學生認識一下自己的手——手心、手背、手指、手掌。教師引導:雙手的作用可大了,老師的手每天要批改作業,要干家務事 同桌互相讀課文,說說哪些詞難讀,然后提醒同桌。 學生說說自己通過讀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說知道了人的兩個寶是指雙手和大腦。學生剛學完拼音,對拼音的運用還不是很熟練,讓學生自己說難讀的詞,既能了解學生的需要,又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活動預設
預設學生行為設計理念那你的雙手會干些什么呢? 出示文中圖片,引導學生說說這些小朋友在用手干什么? 出示“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學生自由讀后教師引導:那么圖上的小朋友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會想些什么呢?四、質疑問難,合作交流 學生各抒己見,然后再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人的手還會干什么,如:媽媽的手會織毛衣,爸爸的手會開汽車...... 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成一段完整的話。 學生用完整的話表述,如:做模型的同學會想...... 學生再說說自己在干某件事時會想些什么。 學生自讀全文,質疑問難。學生可能提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是什么意思? 學生小組內結合所見所聞從說自己到周圍人再到圖上的小朋友,他們的手分別會干什么,體現了說話的層次性。 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及開發的資源進行說話和思維訓練。 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的教師活動預設
預設學生行為設計理念 教師適機引導:其實我們小朋友用手又用腦也會有了不起的創造。瞧(出示學生創作的各種頭飾、手工等)這不就是咱們自己的創造嗎? 五、指導寫字 結合板書在梳理課文的過程中引出本課要學的生字“人”“個”“又”,激趣:現在就讓我們用上這兩個寶來學好這三個生字吧。 教師適機指導區分“人字頭”與“人”的區別及撇和捺在不同字中的變化。 或自身經歷討論交流。 學生再讀課文,讀出自己的理解。 學生觀察字形,說說如何才能記住字形并寫美觀 認真看老師范寫,描紅基礎上預設了可能出現的問題,又通過實物展示拉近了和“創造”這一“大概念”的距離,難點不攻自破。 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體驗,同時對學生進行系統、細致的寫字指導,為學生寫一手漂亮的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