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識字教學案例——第二冊《識字8》教學片段實錄及反思
一、識字教學情境化
〖問題〗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而識字教學又相對枯燥,如果每節課僅僅讓他們機械地讀寫識字,孩子們就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學效果差,識字教學會陷入一種高耗低效的狀況。怎樣才能激發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呢?
〖教學片段〗
師:(出示青蛙圖)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個新伙伴,它是誰呀?
生:這是一只青蛙。
生:這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
師:青蛙想考考大家,行嗎?
生:(情緒高昂地)沒問題!
師:第一題:(出示詞卡)誰能把它的名字讀準呢?(正音:讀準后鼻音“青”)
師:讀得真好!聽清第二題:誰能把“青”字正確、規范地寫在田字格里?
生:(爭著舉手)我來!(指名在田字格里書寫,并說說注意點,評議)
師:聽,大青蛙正在夸獎大家呢!誰來跟青蛙打個招呼?
生:大青蛙,你好!歡迎你來我們班!
生:大青蛙,我們做好朋友吧!
……
師:今天,我們還請來了“青”的幾個小伙伴(出示有關偏旁)。誰來說說它們的名字?(指名回答;教學:豎心旁)
師:“青”見到了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興,親熱地和它們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請晴清情蜻睛)
師:你見過它們嗎?在哪兒見過?如果不認識,你能猜出它們叫什么名字嗎?跟同桌猜猜這些字。(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反思〗
要讓孩子喜歡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果在識字中順應孩子的心理,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景,例如童話的意境、生活的場景以及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便能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識字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二、獨立識字自主化
〖問題〗
一個學期認識幾百個漢字是個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如果讓孩子們被動地記,機械地抄,很快就會厭倦。因此,在識字教學當中,必須著力培養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讓他們在自主識字的過程中體驗到識字的樂趣。
〖教學片段〗
師:(出示生字注音的詞語:清潔請坐晴天事情眼睛
蜻蜓)讀一讀:字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認一認:字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組學習)
師:你發現它們的字音和字形有什么特點?
生:我發現它們的韻母都是后鼻音ing。
師:是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看是不是這樣。(生齊讀,體會。)
生:它們都有一個“青”字。
生:它們都是左右結構。
生:它們都是由一個偏旁加一個“青”字組成的。
師:這六個字為什么要加上不同的偏旁呢?(討論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師:這6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它們的讀音都與右邊的“青”有關,意思都與左面的偏旁有關,因此“青”是聲旁,偏旁是形旁。像這樣一部分表示讀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們叫它形聲字。
師:小朋友,這些形聲字長得多象呀!你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記住它們嗎?
(學生紛紛舉手,說:“我有辦法!”“我來說!”……)
師:別著急,先把你的好辦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