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識字教學案例——第二冊《識字8》教學片段實錄及反思
〖教學片段1〗
師:今天,我們還請來了“青”的幾個小伙伴(出示有關偏旁)。誰來說說它們的名字?(指名回答;教學:豎心旁)
師:“青”見到了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興,親熱地和它們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請晴清情蜻睛)
師:你見過它們嗎?在哪兒見過?如果不認識,你能猜出它們叫什么名字嗎?跟同桌猜猜這些字。
(學生自主學習)
師:現在誰來把你認識的字讀給全班小朋友聽?(指名認讀)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生:有的是我在課外書上讀到后問媽媽的,有的是在教室里的圖片上學到的。
生:我是在街上的牌子上看到的。
生:我是昨天預習的時候記住的。
師:小朋友真會學習!以后還要繼續保持下去呀!
〖教學片段2〗
師:“青”的小伙伴還有很多,它們組成的漢字還不止這些,這些字你認識嗎?你是從哪兒學來的?如果不認識,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學會它呢?
(出示:靜鼱菁精腈靖婧靚;學生認讀、交流。)
師:我們不僅可以從課堂中學,還可以從生活中學。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就能學到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教學反思〗
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站名,商店名,廣告,電視節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只要有一個孩子提出,其余孩子會相繼回憶起來,并在日后自發加強對生活用字的注意。教學中,教師看似不經意的點撥,卻讓學生通過自我回憶到參與同學回憶,到自我積累最后有新的發現這一過程品嘗到發現的喜悅,識字的快樂,因而逐步養成做一個有心人,在生活中主動識字,擴大積累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