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
8.
教材分析: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講山上有棵小松樹,山下有棵大松樹。第二自然段講小松樹想大松樹夸耀自己長得高、看得遠。第三自然段講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盲目自大的行為。第四自然段講小松樹聽了風伯伯的話很慚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2.看圖理解詞語,啟發想象,理解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觀察松樹的特征。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3月15日 總第36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一、謎語導入,巧妙激趣。
1.小朋友們愛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帶來一個謎語,想猜嗎?猜一種植物。
“一年四季穿綠衣,風雪再大全不怕。”
“頭上青絲如針刺,皮膚厚裂像龜甲。”(謎底:松樹)(評價:真聰明,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
2.今天老師請來了兩棵松樹,比比看這兩棵松樹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樹貼圖,一棵為大松樹,一棵為小松樹,大小對比明顯。)
3.讓我們來親切地叫叫它們的名字。瞧,這一大一小的松樹該怎么讀?指名讀。
(評價:你心中的小松樹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樹真大!)
(設計意圖: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學在初始階段就充分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猜謎語,調動好奇心,求知欲。對學習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由謎語創設濃厚的學習情境是個巧招。)
二、對比朗讀,巧揭課題。
1.你們把它們的名字叫得這么親切,它們一定愛和你們交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第八課。板書:8 小松樹和大松樹,來讀讀課題。“松”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生字,怎么記住它?看老師把松字送回田字格,認真觀察。
2.指導書寫。我們在寫“松”的時候,“木”字旁寫得小一些,捺要變成點,不和右邊打架。右邊寫得寬一點,左窄右寬,“松”字才漂亮。
過渡:小松樹和大松樹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呢?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視聽覺的效果,進一步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便于學生在自身體驗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