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
(3)完整學唱歌曲。
3、分組創(chuàng)編
啟發(fā)學生在唱詞部分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進行一名同學領唱,其他同學齊唱的練習(學生自己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
4、表現(xiàn)歌曲
教師創(chuàng)設豐收的田間場景,學生通過形體動作表現(xiàn)豐收時農(nóng)民勞動的熱烈場面,隨著教師的伴奏學生集體演唱歌曲,共同感受朝鮮民歌的特點。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多種樂器形式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目標:西藏索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經(jīng)常舉行有趣的篝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地歌舞狂歡,可以說“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器樂形式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學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目標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經(jīng)常舉行有趣的篝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地歌舞狂歡,可以說“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器樂形式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學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樂中開始學習。
教師啟發(fā):在欣賞這首歌曲時你眼前是一副什么樣的畫面?
2、表現(xiàn)歌曲。
3、隨歌曲律動。
4、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5、出示歌曲伴奏譜,分小組練習。
6、慢速,各小組合奏練習(教師用慢速演奏十二小節(jié)旋律)。
7、聽音樂進行伴奏。
第八單元 七彩的生活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nèi)容
唱歌《白鴿》。
教學目標
這是一切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的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地看合唱譜,有感情地表現(xiàn)這首二聲部歌曲。
教學過程
1、導入。
白鴿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2、初聽歌曲,感受樂曲的情緒。
3、學唱歌曲的旋律:出示單聲部旋律。
學生采用自學或小組學習的方式視唱歌曲旋律;在教師鋼琴的幫助下正確演唱歌曲的旋律。
4、學唱二聲部。
(1)欣賞歌曲《美麗的黃昏》。
提問:這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一首歌曲,你還記得它的演唱形式嗎?
如果我們把這首歌曲也用輪唱的形式演唱,你能試一試嗎?
(2)學生分小組練習以輪唱形式演唱歌譜。
(3)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聲部平衡,用自然的歌聲表現(xiàn)二聲部旋律。
(4)視唱合唱譜,學會看合唱譜。
(5)加歌詞演唱,完整表現(xiàn)歌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學生聲音的準確性及和聲的美感,有意識啟發(fā)學生運用自然柔和,甜美的歌聲表現(xiàn)代表和平友誼的白鴿形象)。
5、口風琴演奏《白鴿》。
(1)個人練習歌曲旋律。
(2)分小組練習二聲部旋律。
(3)全班分成兩個聲部演奏歌曲旋律。
(有能力的班級完成口風琴的三項內(nèi)容,或者教師的情組織學生完成一部分內(nèi)容,另一部分放在課下或下節(jié)課完成。)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程度和參與率。
2、學生視唱歌譜的能力和掌握歌曲旋律的準確度。
3、學生合唱能力和對歌曲的表現(xiàn)能力。
4、能否與他人合作,運用歌唱或樂器表現(xiàn)歌曲。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