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電子合成器,熟悉它的音色
2、聽音樂填寫部分旋律
3、了解一些與埃及、尼羅河有關的音樂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一、欣賞人聲與電子合成器《尼羅河主題曲》
1、聽用常規樂器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兩段音樂,分辨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簡介電子合成器。
3、第一遍欣賞人聲與電子合成器《尼羅河主題曲》,有什么感受?
4、哼唱主題a.
5、第二遍欣賞全曲,進一步記憶主題a的旋律。
6、再次聆聽主題a的旋律,試著填寫第二樂句的旋律。
二、了解有關埃及和尼羅河的音樂文化知識。
1、由教師或學生介紹有關埃及或尼羅河的知識。
2、欣賞埃及的民間音樂。
三、第三遍欣賞全曲,啟發學生談談欣賞了樂曲以后的體會。
四、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紅蜻蜓》感受歌曲優美、深情的情緒。
2、初步學唱兩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一段歌詞。
教學重點:歌曲《紅蜻蜓》第二聲部的學唱
教學難點:歌曲兩聲部的合唱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電子琴、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學唱歌曲(第二聲部)
1、 教師深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并揭示課題。
2、 聽賞錄音版本的歌曲《紅蜻蜓》
聆聽要求:
a.歌曲的情緒?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為什么?
3、出示歌譜
提問:歌曲有幾個聲部? 什么叫合唱?
解釋: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聲部同時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復聽(錄音)歌曲《紅蜻蜓》
提問:二聲部的歌曲與單聲部的歌曲相比,聽賞效果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現的深情回憶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關的知識。
5、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樂段歌詞
6、學唱低聲部第一樂段歌詞
要點:音準、一字多音、氣息、速度、力度等
設計意圖:初步學會歌曲低聲部的演唱
7、復習歌曲第一聲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請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交換演唱)
b 學生分聲部練習: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兩聲部歌曲的合唱學習,體驗二聲部合唱歌曲所表現的音響與和聲效果,學習合唱知識,練習二聲部合唱技能。
五、教師小結
第四課時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火車咔咔咔》
2、創編節奏為《火車咔咔咔》伴奏
教學目的:1、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
2、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在樂曲中的不同的表現作用。
教學過程:
一、發聲訓練:綜合訓練
注意:發聲要均衡、聲部要和諧。注意力度的變化。集體演唱《紅蜻蜓》
二、欣賞
1、導入:請學生回憶新年時的快樂情景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介紹:一種是作為歌劇或者舞劇的開場音樂,有暗示劇情的作用;另一種是帶有標題的獨立器樂曲。
3、初聽全曲,請學生說出總的氣氛情緒。
教師彈奏主題旋律,請學生跟著哼一哼。
4、復聽樂曲,請學生注意那幾段是重復的?為樂曲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