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飛奪瀘定橋教學實錄
師:需要考慮一下嗎?好,想一想。然后咱們一塊來總結今天的學習。歡迎成套地說,也鼓勵想多少,說多少。
生⑴:課文按地點的轉移寫的。先寫奪瀘定橋前的路上,然后再寫奪瀘定橋,更重點是寫奪瀘定橋。
生⑵:我認為這篇文章是抓住經過和結果來的,重點是寫經過。今后我寫作文的時候,我要注意寫作文要有詳有略,還應當選擇運用些動詞、形容詞。
生⑶:這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文,它有著事情的時間、地點及起因、經過、結果。文章在交代時間、地點、和歷史條件的時候,都很簡單。寫經過的時候,文章寫得很詳細。在結構上運用了“總——分——總”的寫法,和地點的轉移,同時還運用了許多形容詞和一些動詞,寫得非常生動。課文最后還做了必要的交代,使文章前后呼應。
這些寫法在我們以后的作文中都應當運用上。
生⑷:我覺得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結構來寫的。
師: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生:它的重點就是寫奪瀘定橋的那一段。我今后寫作文要有詳有略,還要點面結合。用一些關鍵的動詞和形容詞。
師:剛才同學們偏重于說這一課的結構與重點。大家都說,奪橋的經過,是作為重點寫的。什么結構呢?如果現在我讓你們分段,能不能分?
生:(齊)能。
師:誰還覺得分段有些困難?(學生表示沒有問題)都很相信自己沒有問題了嗎?那我也相信你們。咱們就不去分段了。下去自己去分,然后互相交流一下,看分得對不對。同學們互相解釋一下,我估計大家是能分準確的。那么學了課文你在思想上有什么收獲呢?
生⑸:學了課文,我覺得我們應當學習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師:你這次發言就沒有好好學習紅軍那種精神。你要是學習了就不會這樣膽小不敢說話了。現在馬上就學!(笑聲)
生:(提高聲音)應該學習解放軍叔叔……
師:是紅軍。
生:應該學習紅軍叔叔不顧生命危險,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生⑹:我們要學習解放軍叔叔,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怕困難,克服困難的革命精神。
師:說得好。就是名稱弄錯了。很多同學犯這個毛病,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得說“紅軍”,而不能說是“解放軍”?
生⑺:因為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紅軍,在解放前夕,也就是四十年代正式改名叫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之前我軍最早稱作紅軍。所以在紅軍時期我軍不可能叫解放軍,只能叫紅軍。
師:你說四十年代開始叫解放軍,我問你:1945年以前叫什么軍?
生:八路軍和新四軍。
師:那為什么不叫解放軍?你不是說到四十年代就叫解放軍了嗎?
生:解放戰爭時期叫解放軍。
師:這就準確了。從解放戰爭開始,才叫解放軍。這里寫時是抗日戰爭前夕的事,怎么能叫解放軍呢?應該叫什么?
生:紅軍。
師:弄清楚了嗎?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⑻:課文的第五段,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我覺得這兒應該寫成“碰上共軍撤下來的。”如果說碰上“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就會起疑。
師:他說得對,課文這里有點毛病。—一“碰上紅軍撤下來的!“這是學誰說話呀?
生:國民黨兵。
師:對。是以敵人的身份來說話。那么敵人會不會說紅軍是紅軍呢?
生:不會。
:一般他們叫紅軍是什么軍?
生:共軍。
師:對。這是課文的一個疏忽。誰還有話要說?
生⑼:課文一開始就說下著雨,怎么在雨中還點著火把呀?
師:那陣不下了。(生笑)后來又下起來了,那不就不能點了嗎?(生笑)
生⑽:“奪橋”是由6、7、8節寫的,第6節只寫了橋的險和大渡河水的樣子,沒有寫“奪橋”呀?
師:你認為第6節不應該歸在“奪橋”里邊?是嗎?剛才課間有一個同學和我討論這個問題了。也認為這段不能算在“奪橋”里。我給他解答了這個問題。(指這個學生)你給她解釋一下吧。
生⑾:因為紅軍看見橋,就給下面的奪橋開了頭……
師:對。引起了下文。看見橋了,敵人又在對岸瘋狂地喊,緊接著我們就飛過去了。要是歸在上邊和敵人賽跑更不行了。要把它單算一段,它又沒有獨立成段的資格。
師:下面給大家布置一個作業,你們知道了今后寫作文怎樣才能又具體又生動。剛才說用這些詞,用那些詞,要進行具體的描述。回去自己寫一篇觀察練筆,題目是(板書)《奪橋英雄素描》。素描就是讓你很樸素地——咱們就先這樣解釋吧——很樸素地進行描寫。用具體描述寫出奪橋英雄的形象,照哪兒寫呢?打開課文看彩圖。正好是飛奪瀘定橋。那里邊畫了幾個英雄,你選一兩個你覺得最帶勁的來寫。看看今天咱們學的能不能用上。好不好?
生:好。(下課鈴響)
師: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板書全樣:
(起因) (經過) (結果)
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奔赴前線
注:本板書是借用上課初始板書的課題(黑體字)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