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飛奪瀘定橋教學實錄
師:讀得挺清楚。就是這兒的情況是比較緊急的,讀時的速度應該快一點。(學生重讀課文)
既然奪橋要“飛”,搶在敵人前面是這么重要,只有搶在前面,才有保證把橋奪下來,那么搶在前面這一點,對奪橋這件事來說,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師:這就叫……什么呀?
生:關鍵。
師:對!瓣P鍵”這個詞就是一件事情里邊最重要的那一點,就叫那件事情的關鍵。比如:夏天到了,咱們都要預防消化道傳染病。那么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最重要的那一點是什么?想想。
生:注意病從口入。
師:對,也就是說:注意病從口入是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
生:關鍵。
師:對。剛才還有一個問題:這兩節介紹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它在全文起了個什么作用?作者為什么要這兩節。不是從內容上,是從作者的思路上講。
生:它是起鋪墊的作用。
師:鋪墊不太合適。
生:這兩段起過渡的作用。
師:過渡作用?這是必要的介紹。它的內容是文章的重點不是?
生:不是。
師:但是不介紹這些情況行不行?
生:不行。
師:這就是一些必要的介紹,使讀者明白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緊迫情況。也就是這次戰斗的背景。下面大家看書,默讀第四、五自然段。我這里有個練習題,你拿一支筆,邊讀邊想邊看邊完成。(出示小黑板)誰來讀一讀?
生:(讀)第四、五自然段練習題:
1、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么?略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
2、夜行軍中紅軍戰士遇到了哪些困難?(用困①、困②……標在書上)這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標出)
師:好,照練習題一個一個地去做。(邊巡視邊輔導)不要上來就找,要好好讀課文。第一個題弄清楚之后才能做好第二個題。第一個哪詳哪略你還沒有弄清楚你怎么找呢?
(下課鈴響)
師:好,同學們坐起來,咱們這節課先學到這兒,大家休息一會兒,下課吧。
【第二課時】第一部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那么我們開始發言,先看第一題。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么?略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材料?誰來發表見解?
生:略寫了從接到任務到七點鐘以前這中間的事,詳寫七點鐘以后紅四團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困難。這樣寫是為了更突出戰士們克服困難的精神。
師:她說對了。但是表述不概括。她說:“略寫的是到七點鐘以前……”換個詞就一下說明白了。
生:作者略寫了時間。
師:不對了,你聽別人怎么說。
生:作者略寫了白天。
師:白天的什么?
生:白天的行軍。
師:對。略寫的是白天的行軍。你把略寫的那部分給讀出來。(生讀課文)
師:原來一共200多里地,現在還剩100里走了多少了?
生:一半。
師:用了一句話,略不略?
師:那么詳寫的是什么時候的行軍?大家說吧。
生:(齊)詳寫夜行軍。
師:對。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為什么詳寫晚上的行軍?
生:因為晚上紅軍遇到的困難更大些,這樣寫更能突出戰士們不怕困難的精神,所以把夜行軍寫得詳細。
師:對。說得太好了。請坐。那么咱們研究第二個問題。單看夜行軍遇到哪些困難?誰來讀你標出的“困難”?第一條是什么困難?
生:第一條是“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師:簡單地說,什么困難?
生:一天沒吃飯。
師:對。第一個“饑餓”。第二條呢?
生:第二條困難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師:簡單地說什么困難?
生:簡單地說是下雨。
師:下雨必然?
生:冷。
師:還必然?
生:濕。
師:腳底下?
生:滑。
師:好,這是第二個困難。第三個困難?你講。
生:“忽然望見對面出現無數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支援的敵人!
師:是“支援”嗎?
生:是“增援”。
師:概括一下,什么困難?
生:碰上了增援的敵人。
師:對,碰上了敵人。也就是說咱們看到了敵人,那就要有腳步加快的趨勢。還有沒有困難?
生:“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這是說敵人發現了我們。
師:他連讀帶概括,一氣都說出來了。好,還有沒有困難?
生:“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边@是說雨把火把澆滅了。
師:看不見了。天黑,路滑,又沒了火把,是不是困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