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飛奪瀘定橋教學實錄
生:是。
師:第一個困難:饑餓。怎么克服的?書上怎么寫的?
生:“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
師:太好了。讀得有勁一些。克服困難得很有力量。
生:(再讀)“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
師:嗯。讀得不錯。第二個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生:“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你再讀一次,要精神一點。
生:“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第三個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生:“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
師:怎么點起火把?
生:索性。
師:“索性”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僥幸。
師:啊,不對啦。換個詞就明白了。換個什么詞呀?
生:換個“干脆”。
師:對,“干脆”咱們也點起來吧!是這個意思。下一個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生:“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
師:嗯,還不太像。(指另一學生)你用上面那句話問他,你們倆一問一答,看像不像?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師:這回讀得可以了。“可以”是什么意思?
生:湊合。(笑聲)
師:對了!還有缺點,以后努力。還有克服困難的辦法沒有了?
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
師:到逗號就完了嗎?
生:“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面。”
師:剛才有個同學問為什么用個“拋”?“拋”是什么意思?
生:拋當落(là)講。
師:當落講?把他落下了。(故意加重語氣問)比如:拋了吧,就是“落”(là)了它了?(笑聲)
生:落后。
師:噢,“落后”了它了?(生笑)
生:甩。
師:“甩”有點意思,但還不合適。
生:“拋”就是“扔”’。
師:對,“拋”就是”扔“。把敵人拋在了后邊就是把敵人扔在了后面。如果換成“落”在后面,哪個有勁呀?
生:拋。
師:對。上課時提問的那個同學明白為什么要用“拋”了嗎?
生:知道了。
師:下面咱們找兩個同學,一個單來讀“困難”,一個緊跟著讀這個困難是怎么克服的。看誰讀得有勁。讀“困難”的時候要渲染那種氣氛,就是說這情況多嚴重呀!讀“克服”時要有勁,看看你困難大,還是我的決心大。大家給他們評價一下,看他們誰讀得好,開始。
生甲:“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生乙:“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
生甲:“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生乙:“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踏著泥濘繼續前進。”
生甲:“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敵人的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
生乙:“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來,照亮了道路,和敵人賽跑。”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生甲:“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生乙:“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了后邊。”
師:讀錯一個字,向瀘定橋方向什么去呀?
生:奔(bèn)去。
師:查查字典,看讀什么?……誰找到結果了?
生:這個字念bèn。
師:為什么?
生:字典上bèn這個音是“直往”的意思。敵人向瀘定橋方向去,就是直接去的意思。
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bèn ,一個是bēn 。你們看到底應該讀bèn還是讀bēn?
生:我認為應該讀bēn。因為bēn的意思是疾走,跑。
師:咱們這里的“向瀘定橋方向奔去”是不是疾走?跑?
生:是。
師:那么應該讀什么呀?
生:bēn。
師:你再說說讀bèn的時候是什么意思?
生:是直往、投奔、奔向。
師:(bèn)是直往、形容一直往前奔。在這兒是向瀘定橋方向奔(bēn)去。是跑去的意思。我是這樣理解的。有不同看法下去我們再討論。好不好?——剛才這兩個同學讀得還不算太有勁,咱們再找兩個同學,男同學中找一個讀得最好的。你來讀。女同學中也找個最好的。誰可以毫不驕傲地說:“我讀得好!”啊,不好意思了?那你讀吧。大家放下書聽,看看這個氣氛讀出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