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飛奪瀘定橋教學實錄
生:“蕩秋千”的“蕩”字。
師:不是。
生:“算是橋欄”的“算”。
師:對了!八恪弊譃槭裁从玫煤茫
生:因為沒有真正的橋欄,用幾根鐵鏈做橋欄,用一個比喻句說”算“是橋欄。
師:你的理解是對的,但是你說比喻句是不對的。本來它不是橋欄,就拿它當個橋欄吧,怎么樣呀?就“算”是個橋欄吧!實際上它稱得起是橋欄嗎?
生:稱不起。
師:這個字用得好不好?
生:好。
師:你再看水,寫得更好。誰來讀?(學生讀有關課文)
師:寫得好不好?誰說好?為什么好?
生:因為這一段話寫的河水既有顏色又有聲音。
師:水聲。還有什么?
生:還有顏色。
師:水色。
生:還有它的……那個……
師:那是水什么?說不上來了?
生:水的氣勢。
師:對!再簡單一些。
生:水勢。
師:對水聲、水色、水勢,寫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師:水聲是什么呀?用了什么詞?
生:震耳欲聾。
師:什么叫震耳欲聾?
生:就是聲音很大,快把耳朵震聾了。
師:你從哪兒看出是“快把”耳朵震聾了?
生:就是從“欲”字看出。
師:對了!坝笔遣皇恰熬鸵钡囊馑迹
生:是。
師:他講得很對。請坐。水色是什么色的?大家說吧!
生:紅褐色的。
師:那說清清的河水不行嗎?為什么要說紅褐色的?
生:說紅褐色顯出瀘定河水險。那個水色……
師:他知道那個意思,就是著急了表達不出來。你聽聽別人怎么說。
生:我想,上游象瀑布似的水把泥土帶下來,所以是紅褐色的。
師:是不是河水流得快,卷起了泥沙,顯出紅褐色了?
生:是。
師:雖然是,但不是主要原因,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紅褐色的。(生笑)然后我問你為什么它是紅褐色的?才是你們說的那些答案。不能說為了寫天險,把原不是紅褐色的非要寫成紅褐色的。行不行?
生:不行。
師:紅褐色的水確實非常險要。那么再看,他寫水勢寫得更好了,里面有用得好的詞,勾一勾,看哪個詞用得好?
生:“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
師:這個詞這么大?就要一個詞。
生:“飛濺”。
師:對。還有嗎?
生:“傾瀉”。
師:什么叫傾瀉?
生:傾瀉就是倒下來的意思。
師:水簡直不是流的,而是嘩嘩倒下來的。這個水大不大?還有什么詞?
生:還有“心驚膽寒”。
師:這是給人的感覺。使人非常怎么樣?
生:害怕。
師:對。還有什么詞。
生:還有“沖”。
師:對。還有什么?這幾個詞用得好。把任何一個換成別的就不行了。這水多兇呀!要是換成這樣,這水一下子就“軟乎”了:“紅褐色的河水從上游山峽中流出來,流到巖石上,濺起了浪花!边@水還有勁嗎?
生:沒勁了。
師:所以這些詞用得好。我們要學習作者用詞用得準確,一字字地琢磨。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那個“綠”不是十易其稿嗎?換了十次才定下來用“綠”字。我們以后寫文章也要這樣。講究“煉字”的功夫。那么大家再看,這樣的河,這樣的橋,這樣的水,這樣的岸,兩岸不僅是高山峻嶺而且那個城正堵著橋頭,真是一、夫、當、關…
生:(接)萬、夫、莫、開。
師:所以敵人憑借著天險,認為紅軍怎么樣?
生:過不來。
師:所以它們瘋狂地喊:“你們飛過來吧!”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說明敵人非常猖狂。認為我軍從橋上根本過不去,除非長翅膀才能飛過去。
師:是這個意思不是?
生:是。
師。你看敵人多狂呀!我們的戰士們飛過去沒有?
生:飛過去了。
師:真飛過去了!下面文章是不是就要寫怎么樣飛?就是怎么奪橋?好。下面這兩段你們自己來讀。剛才我看你們能從文中知道自己要學什么。這回我就放心了。你們自己讀吧,讀完了把你們的學習體會匯報給我。下面的七、八自然段自己看。(巡視)
師:誰第一個匯報?
生:我有兩個問題……
師:不是問題是收獲。
生:是兩個收獲。第一個就是看到了紅四團在攻天險瀘定橋時英勇奮戰的精神。第二個是22個英雄沖上瀘定橋時一系列的動詞:“拿、背、帶、冒、攀、沖”,寫得非常好。
師:誰跟她有同樣的感覺?這幾個詞用得是不錯,咱們讀一讀吧!誰來讀?要讀得有勁。
生:“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沖鋒槍、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