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話難度 增強對話教學的實用性、趣味性
在每個單元的AB部分,都包含三部分內容,“Let’s learn” “Let’s talk” “Read and write”在前幾個單元的教學中我感覺到學生學習難度最大的是“Let’s talk”,而且就我個人而言,相對另外兩部分,對話部分的教學,從備課、講課到鞏固及教學效果的檢驗,都要頗費一番心思,卻也難免留下些許遺憾,同時也為以后的教學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實踐中運用。那么在對話教學中如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增強對話教學的實用性、趣味性呢?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一)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感知語言,運用語言,從而習得語言
在第三單元A部分“Let’s talk”中,教學重點為“What’s his name” 及回答“His name is … ”,我是這樣在口語練習中引入并引導學生學習的:
(1) T:(走向一男生問) Hello,what’s your name?
S1: My name is____.
T: (面向其他學生) Hello, boys and girls. What’s his name?
Ss:(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His name is ____.
S2—4(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初步感知語言)
(板書后領讀,并引導學生理解句子含義及“his”在什么時候使用。
(2)T:(示范)Hello, boys and girls. What’s his name?
S1: His name is ____.
Practice in groups.
(3)chain work(鏈式練習中檢查)
學生在感知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興致很高,而且在生活中能夠自如地運用。
(二)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
通過錄音呈現對話后,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對話內容,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再結合圖片中語言情境通過猜詞、想象理解句子:“Look! This is his photo.”及“photo”這個單詞的含義并重點領讀。
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結合特定的語言環境要有一定的猜詞能力。那么在教學中就需要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自覺地去學習,并形成一種習慣。
以對話呈現的內容為參考,以真實生活為練習材料,練習并運用對話,使自覺地運用語言成為一種意識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