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學會學習
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更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的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思維才會逐漸變的敏捷,他們才會自覺主動的學習,進而去積極探索,去努力創新,注意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新穎性,獨特性,多向性,去激發他們創編語言的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以體現學生主體為目的,以實現相互交流。因此,我是這樣來實施這一課的——一、設疑啟智,營造創新氣氛。
設置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機智題”(猜中猜),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訓練了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索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如:在引入新課Let’s talk中,我將圖片背對學生,讓學生猜“What’s he like?”,學生不僅興趣濃厚,又豐富了自己的表達能力。“He’s ____ and ____.”
二、注重口語交際,保持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是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展開的一系列合作互助活動。在進行交際“Who’s your ____ teacher?”“What’s he/she like? ”“He’s/She’s ____ and ____.”時,我利用小組對話交流,看圖描述,戴頭飾交流等方式,使其洋溢于真實的活動氛圍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又鍛煉了其口語表達能力。
三、拓展訓練,豐富言語。
知識掌握的實效性在于運用。再對重點句型的拓展上,我讓學生利用自己和老師,朋友,家人的照片,也可借助教師提供的照片,進行對話,這樣,學生的思維思路打開了,并與舊知識相連,能自動的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并靈活運用。
回顧本節教學,感覺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能較好的將新舊知識銜接起來,并能通過自己的創編來與同學進行交流。但在成功的同時,也不免發現了課堂中的缺陷:有的同學因為基礎差,雖想說卻不會用英語進行交際,還需在今后的教學中及時查漏補缺:
一、加強層次教學,讓優等生再次提升新臺階,后進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敢于在課堂中開口說,發現自己存在的“小天地”。
二、借助小組活動,提高活動實效,讓學生從實質上去掌握知識,鞏固知識。
在抓牢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拓寬學生的思路,敢于去開口說,大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