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設計
3、讀后學生交流要交流得有理有據。[交流時,先說填空的內容,再說動作描寫或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要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再說理由。]并將學生交流的“人物形象”有選擇地板書在黑板上;小嘎子——有心計、機靈、敏捷、有智謀、爭強好勝,小胖墩兒——沉穩、憨厚、誠實、老實。
—— 答案預設:小嘎子是個個性鮮明的男孩子。他“從不單憑力氣”跟人家硬拼,而是一向“仗著眼疾手快”,所以,這次跟胖墩兒摔跤,“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而選擇了適合自己特長的“隨便摔”的方式。從一開始對摔跤方式的選擇,就可見這個頑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計。起初,他依據自己和胖墩兒的體型差異,找準對方的弱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采取了圍著對手“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的戰術。在摔跤中,當他處于劣勢時,他便積極開動腦筋,“推拉拽頂”,想出了各種辦法。就是在他與胖墩兒戰到最后時,他還是“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就是摔跤過程都是見小嘎子的蠻干硬拼硬斗,處處可見他的機靈、敏捷、有智謀。另外,從他時時想把對手打敗,又不難看出他爭強好勝的一面。
4、總結:“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也兼用語言描寫的,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5、挑戰讀。
--導語:以上我們讀了,演了,說了。下面再來一個挑戰讀,即和范讀進行比賽,看看哪位同學讀得更好。
五、齊讀課文,結束全課
1.導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朋友。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再次走進并親近這兩位朋友。
2、齊讀。
六、布置作業
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