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一課的第一個片斷。這個片斷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靈、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設計理念: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進行生命對話的過程”。本課教學,努力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去觸摸語言,感受語言,體味語言,潛心會文,領悟作者寫作的匠心獨運,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書寫并積累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
3、學習并運用場面描寫和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家場面描寫和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課前準備:了解《小兵張嘎》的故事梗概、課件
教學過程: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一)導語:同學們,在本學期的課文中,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個形象鮮活的人物,如才思敏捷的楊氏之子,足智多謀的晏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們之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作家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突出人物的特點。
今天讓我們要走進作家徐光耀所寫的《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去認識兩個性鮮明的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兒。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愛的人物談起,讓學生明確寫活人物的方法,巧妙地引出文題,學生的閱讀期待被有效地激發起來,在自然過渡中以最少的時間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中。)
(二)板書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意思。
3.通過課題我們知道這個片段主要寫了什么?
4.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比賽摔跤的,當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會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從理解文題入手,讓學生知道文章的題目往往是本文寫作的重點,使學生能從題目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引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并為下面的學習作好相關的鋪墊。)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指名學生讀,正音。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兒化音和多音字。
(設計意圖:生字的讀音和兒化音詞語的讀法,是學生準確朗讀的基礎,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學生了解課文,感悟課文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讀了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要強化雙基,而雙基只有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才能在學生心田扎下根。本環節教學著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雙基實踐的場所,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讀書、認字、概括內容,不斷地在已有的雙基基礎上進行構建。)
(四)盡管我們初讀課文,但兩個個性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卻讓我們過目不忘,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作者抓住了“摔跤”這個場面進行描寫。進行場面描寫要注意什么的呢?(點面結合突出人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