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寫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這樣直接明確文章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在以下的學習中深入領會,進一步掌握描寫場面和人物的方法。)
三、精讀課文,感受形象
(一)理解“面”
1.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場面是怎樣的呢?請快速地瀏覽課文,用“()”劃出描寫“面”的有關語句
2.出示句子(1)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2)兩個人走,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一起。
3.這兩個句子在描寫上有什么相同之處?(抓住人物的動作進行描寫)請用△標出有關動作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面”的描寫,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懂得描寫場面的方法,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
4.理解第一句.
(1)“虎勢兒”中的“虎”就是“老虎”,這讓你想起什么成語?(虎虎生威生龍活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成語,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2)”公雞鹐架”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各自心里在想什么?
(3)這讓我們感覺到此時兩個人都顯得怎么樣?
(4)引導學生朗讀,讀出“虎勢兒”“公雞鹐架”的氣勢。
5.從“走馬似的”你又體會到什么?這一轉,轉出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可以更形象地解讀文本,這樣學語文就覺得很有趣了。)
6.透過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表現,他們的實力怎樣?請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不相伯仲旗鼓相當)
(設計意圖:多積累,多運用,為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8.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運用怎樣的方法學習“面”。
一讀、理解描寫方法。
二讀、想象人物心理。
三讀、總結人物特點。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交流,確定閱讀的策略,讓學生在學有目標的基礎上明晰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實踐中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理解“點”
1.請分別用“”和“”劃出描寫小嘎子和胖墩兒的句子。
2.在這兩個人物中,你喜歡誰?
3.請運用以上學法,選擇你喜歡的人物進行品讀。
(1)學生圍繞學法進行自學。
(2)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3)指名回答交流情況。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運用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邊讀邊思,以思促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掌握閱讀與寫作的方法。)
4.指導學生朗讀“點“的句子,邊讀并配上動作體會。
5.評價學生的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指導朗讀,讓學生邊聯想邊做動作,腦海中浮現出摔跤的畫面,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循序漸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6.過渡:通過剛才精彩的表演和會心的朗讀,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么,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你認為合適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