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設計意圖:
此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掌握怎樣編加法應用題。編應用題時,要讓幼兒知道編應用題的結構,即所提的事情應有兩個已知數和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學習意圖:大班上半學期,幼兒已經掌握了6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并根據主題學習計劃,大班幼兒要開始學編應用題了。我就給孩子們設計了這節自編口述應用題的活動。首先運用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然后讓幼兒結合圖片練習自編口述應用題,再過渡到聯想生活實際編應用題,最后每個幼兒一張小圖片編題、說題、寫題由淺入深,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了知識。既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知道創編加法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6以內的加法。
3、材料準備:教師操作用:背景圖一幅、螞蟻 3只、小鳥5只、雞5只、幼兒操作圖片人手一份、筆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應用題。
師:圣誕節要到了,老師做了賀卡想送給上課認真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我做了幾張賀卡嗎?讓幼兒觀察老師邊演示邊編口頭應用題,出示1張賀卡,再出示1張賀卡。
師:昨天我做了1張賀卡,今天又做了1張賀卡,我一共做了幾張賀卡?幼兒回答。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幼兒答:我用加法算出來的。
老師請一幼兒在黑板上寫出式題:1+1=2,其實,剛才老師是編了一道應用題,你們呢做了一道應用題。
提問:剛才老師是怎么編應用題的?(請幼兒說一說,老師重復一次)老師再來編一個應用題,請仔細看好、聽好,請兩個幼兒上來,說:我送某某2本書,又送某某2本書,我一共送了幾本書?誰來說一說老師的這道應用題,再算一算?(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說)
2、和幼兒分析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老師說的這兩道應用題里都有一件事、兩個已知道的數,和一個提出的問題。老師就是根據這三個要求來編應用題的,編的時候語言要簡練、清楚。和幼兒分析編這兩道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3、教師引導幼兒編應用題體驗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并做一做應用題。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編應用題?
(1)出示背景圖左:先出示2只螞蟻,再出示1只螞蟻,請個別幼兒嘗試編:(幼:樹底下爬來了2只螞蟻,又爬來了1只螞蟻,一共有幾只螞蟻?)然后請另一個幼兒做題。請全體幼兒一起說一說同伴編的應用題
(2)老師接著出示3只小鳥,再出示2只小鳥。請幼兒繼續學編應用題。依次出示雞再紡編。
教師小結正確的編應用題方法,編應用題有三個要求:要說出一件事情,有2個已知道的數;還要提出一個問題讓別人動腦筋做。
(3)出示背景圖右,讓幼兒看圖紡編另外三個應用題。
(4)老師總結編應用題的情況,
4、幼兒分組看圖編應用題并寫出算式答題。
(1)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圖片,請你們一起來編應用題,看誰能根據一件事、兩個已知道的數,提出一個問題這三個要求來編應用題,編得又快又好,(讓幼兒把編的應用題說給同伴聽。)并且列出式子,計算結果。
(2)教師小結幼兒操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