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內的加法”教學案例
“5以內的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 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初步知道加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要引導學生探究5以內加法的計算過程,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法。為了使學生真正學好這一知識,教學中我們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逼真的天鵝湖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充足的觀察、感悟、發現天鵝湖中的數學信息的基礎上,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觀察能力得以提高,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并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為后續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下面,是我們執教后整理的教學案例。一、游戲導入,激活動機師:我說1, 生:我說4,1和4組成5。師:我說4, 生:我說1,4和1組成5。師:我說2, 生:我說3,2和3組成5。師:我說3, 生:我說2,3和2組成5。(課始,師生以“拍手對口令”游戲的方式復習5的組成,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樣,可以迅速集中起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喚醒學生的已有知識,為學生搭起進一步探究5以內加法的“腳手架”)二、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天鵝湖邊去看一看,你們想不想參加?生:想!師:那我們就出發吧!(電腦課件展示:美麗的天鵝湖1)(1) (2)師:藍天碧水,這里的景色多美呀。瞧,湖里面還有幾只美麗的天鵝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畫面的變化,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小朋友說一說好嗎?(課件動態演示:美麗的天鵝湖上空又飛來一只天鵝,慢慢地下落(圖2),加入到天鵝的行列。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隨后,便紛紛舉起手來。)生1:湖里面原來有4只天鵝,又飛來1只天鵝。生2:湖里面原來有4只天鵝,又飛來1只天鵝。我想,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湖里面現在一共有幾只天鵝?師:你真愛動腦。請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求出一共有幾只天鵝呢?生:可以用4+1計算。(這里,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動態的數學信息,可以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中理解圖意,感悟數學就在生活情景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師:怎樣算出4加1等于幾呢?把你的算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好嗎?(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生:好!(學生分組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討論,適時點撥。)師:哪組小朋友愿意把你們的算法大聲地告訴大家?(引導學生在全班交流算法,共享思維成果。)生1:我是看著天鵝圖數出來的,1.2.3.4.5,所以4加1等于5。生2:我是撥手指數出來的,4個加1個就是5個。生3:我從4開始,加1就接著往下數1個數,4.5,所以4加1等于5。生4:我想,4和1組成5,所以4加1就等于5。……師:小朋友用自己的算法,算出了同樣的結果,真了不起。如果我們不看天鵝圖,也不撥手指,會很快計算出4加1等于幾嗎?(這樣的提議,可以有效地引導那些依賴直觀進行計算的學生逐步脫離直觀,過渡到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生1:(思索片刻)看到4+1,就想4和1組成5,一下子就算出來了。生2:用數的組成計算加法,我們就不用再一個一個地數數了。師: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以后我們做題時可以慢慢試著用數的組成來計算,這樣可就省去了數數的麻煩了。(這里充分展示了生生、師生互動的空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充分地說出自己的算法,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教師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的思想;適時引導學生脫離直觀,直接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逐步實現數學由直觀到抽象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