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民辦園的健康發展
濟南市市中區位于濟南市城區中南部,現轄13個街道辦事處和兩個鄉鎮,總人口54.02萬人,幼兒園85處,城區42處,鄉鎮43處,其中獲山東省十佳幼兒園榮譽稱號3處,獲濟南市十佳幼兒園榮譽稱號的4處。幾年來,我區托幼工作先后榮獲“山東省學前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托幼工作先進區”“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的殊榮。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我們對辦園體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的正確理解,重視并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園,努力落實我省《關于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的“形成以政府舉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學前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學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國家在xx年 12月頒布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對民辦學校的設立、管理、扶持、獎勵等都有了比較清晰的規定,對我國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規范、推動和促進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不運用社會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睹褶k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以后,民辦幼兒園更是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民辦園憑借其特有的競爭機制,充分利用市場,以其靈活多樣的辦園形式、不拘一格的辦學模式從眾多普通公辦幼兒園中脫穎而出,為家長提供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在幼教領域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民辦園的出現帶來了幼兒園之間的競爭,為幼教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它有效的促進了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截止xx年底,我區市區正式通過審批的民辦幼兒園已達10處,民辦園的數量占市區幼兒園總數的1/4,在園幼兒為1724人,占市區幼兒總數的18%。民辦幼兒園已成為我區幼兒教育事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我區民辦幼兒園,在競爭中立足本園實際,因地制宜不斷提高辦園水平,在探索自身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績:有兩處幼兒園已達市級一類園,一處為二類園,其中一處幼兒園是濟南市首家達一類的民辦幼兒園,并于xx年被省教育廳推薦參加了全國先進民辦
幼兒園的評選。
《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文件要求,我區對民辦園的管理遵循了“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將管理納入工作計劃之中,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積極鼓勵、大力支持”認真履行政府職責。
對民辦園的管理我們面對宏觀的法規政策不夠健全,少數民辦幼兒園存在辦學條件不足、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等現實問題,重點作了以下幾項工作:
1、嚴把入口關,完善登記審批制度。對民辦園的管理首先從登記注冊開始,根據《山東省幼兒園、學前班登記注冊辦法》規定,幼兒園的登記注冊工作由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但對民辦幼兒園的登記注冊的條件和程序卻沒有明確規定。為了完善對民辦園的登記注冊辦法,在分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分別走訪了市、區的相關部門,進行了有關政策的了解與咨詢,在反復調查與研究的基礎上,依據上級的政策和相關的文件,針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與要求,結合民辦園的實際情況,及時對舉辦托幼園所的基本條件進行了補充,使登記審批程序得到了完善。新的登記辦法從資金、人員、設施、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健全了風險防范機制,為其他區對民辦園的管理提供了范例,并被市托幼辦所認可。
新的登記注冊辦法實施以來,端正了辦園者的思想,規范了辦園者的行為,完善了辦園的條件與設施,對民辦幼兒園擴大辦園規模、改善辦園條件和提高辦園質量,促進民辦園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2、支持鼓勵,強化服務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就是服務。在嚴格管理的同時,我們更注重對民辦園的支持與幫助。民辦幼兒園是自籌資金,資金不能放在那等著辦事,所以效率性顯得尤為重要。有一次正逢為一個幼兒園辦理登記注冊手續時,接到外出開會的通知,無奈之下把到園檢查的時間向后進行了調整,辦園者誤認為我們在拖延時間,找到教育局的同事說情。出差回來后,我們顧不得上單位,直接到了這處要登記的幼兒園,當這位園長打電話感謝我的同事時,同事驚訝得說,她們出差我還沒有來的及給她們打招呼。通過這件事這位園長深有感觸的說,有你們這樣認真負責的辦公人員,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干,干出個樣來。對于民辦園開展的活動,如:六一兒童節、半日開放等,只要幼兒園打招呼,我們總是放棄那些大園或公辦園的熱情邀請,欣然參加民辦幼兒園的活動,這已經成為我們多年來的常規做法,因為我們深知民辦園更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