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民辦園的健康發展
3、規范管理,堅持公正性原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中指出,幼兒教育改革的總目標是: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公辦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園長例會、園園聯合小組活動她們既是成員,也是骨干。對民辦園堅持下園指導制度,實行動態管理,結合督導和評估標準和要求,進行定期檢查,尤其是安全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要有回音,并檢查落實,對辦園水平較好的幼兒園,創造條件鼓勵升級上類。我們的目標是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既要有數量上的共同發展,又要在教育質量方面共同提高,互相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面向全體,分類推進,在我區形成公辦和民辦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現在一改過去招生旺季幼兒入大園難得問題,由于民辦園辦得同樣好,經常有家長托關系要求讓孩子進入該園,每當遇到這些小麻煩時,心里總是說不出的高興,這說明民辦園已得到了社會和家長認可。
三、加強培訓,提高干部教師隊伍素質
陶行知先生講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它的校長”。我認為民辦園園長的學識、人品和才能特別重要。利用園長培訓班,園長論壇等形式,對園長定期進行管理經驗、教育思想的培訓,有效提高了園長們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了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在管理中,做到自覺遵守教育規律、提高辦園質量,辦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各具特色的民辦幼兒園。
同樣,民辦園教師素質的高低,關系著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關系著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確保幼兒園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為加強對骨干教師
>的培養和使用,我區繼教師大練基本功后又開展了三本培訓、在鞏固發展“三本工程”成果的基礎上,繼而又啟動了新一輪“教師發展工程”,不間斷的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針對幼兒教師隊伍,我們緊緊圍繞教育現代化和提高教師創新能力這個重點,組織開展了師德、教育教學、計算機等內容的培訓,繼首席教師制推出以來,各園積極為優秀教師搭建成長展示的平臺,不同類別的幼兒園制定了不同的首席教師評比標準,通過評選促進了教師教育理論、教學業務、教師素質、師德等方面的學習,提高了教師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意識,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形成了各層次教師梯隊,打造了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民辦園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證。
發展需要規范,規范為了發展。我區的民辦教育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成長、壯大的,無疑要受到市場競爭規律的制約,“優勝劣汰”,民辦幼兒園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優化管理,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免遭淘汰。古希臘的亞力士多德曾經說過:“教育的根須是苦的,而教育的果實卻是甜的”。只要對民辦教育予以足夠的重視,不斷加大對民辦教育的管理力度,使民辦教育在規范中求得發展,就一定會有民辦教育美好的明天!(xx年6月30日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民辦園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