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小草有生命、我們要愛惜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也必須不斷更新。兒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在人類這個大環境中生存,在與人的交往中接受著復雜的社會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形成著一定的對人對事對己的情感態度、人際關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發展著自己的社會性。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環境,使他們感受到它們的美好,從而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喜愛、保護、尊重和熱愛,知道愛護環境、要從我做起。 111有一天、我帶幼兒外出做體育游戲“貓捉老鼠”,孩子們玩的高興極了。有的孩子高興的什么也顧不上了,在草地上跑來跑去。有的孩子馬上找到我:“老師,他們踩草地了。”“他們不愛惜小草!”我輕輕走過去、用手把小草扶起來說:“小草,對不起!我們的小朋友踩疼你了吧,可我們的孩子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好嗎?”“老師,小草不會說話,它也不知到疼。”“老師,它會疼嗎?”“老師我摔一下就會哭。”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爭議著。我不吱聲,只是用手輕輕扶起小草。幼兒慢慢靜下來,好奇的看著我,我指著旁邊的兩塊地問小朋友:“哪一塊好看?”“有小草的地好看,沒小草的地不好看、光禿禿的。”“小草給我們帶來了美麗、你們應該怎樣待它?”幼兒們不出聲、我又因勢利導的說:“小草有生命它也會哭。但是它很堅強、不在你們面前流眼淚,可是你們用小腳踩了它、它會很疼的。”不等我說完,孩子們紛紛蹲下、用小手摸著小草說:“對不起,我們以后再也不踩你了。”從那以后,我們在出去活動每次經過草地時,我們都非常小心,恐怕碰到了小草,就是看到別人不小心踩了小草,他們也會說:“小草有生命,我們要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