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具在幼兒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并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和方式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數學內容是枯燥乏味的,幼兒時期學數學,主要是依靠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學內容的加深、變難,有的幼兒學習興趣逐漸減退,表現為上課時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變短,多余動作不斷出現,這也是幼兒時期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所以,我們的教學應在培養學習習慣、鞏固學習興趣上下功夫。
為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近年來,我們把學具教學法引入到幼兒數學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學具在幼兒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幼兒園學具教學法是以幼兒動手操作學具的活動過程為基本形態的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幼兒都有一套智能學具,人人動手,手腦并用,有效地克服了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講,幼兒聽”、“教師做演示,幼兒當觀眾”的現象,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幼兒的雙手,擴展了幼兒的大腦,實現了“學做合一,學玩合一”。
將不同形式的數學內容配上學具操作,轉化為幼兒能表現可參與的各種有趣活動,幼兒通過做動作加深對所學數學的理解與記憶,以獲得一種愉快學習的體驗,讓孩子們在學數學的同時,得到多元智力的全面發展。借助學具,讓幼兒具體形象地感受數的概念和數的知識,在學具操作中懂得數與量的關系,感受四則運算的快樂,感受并發現數的存在及邏輯規律,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和好奇。而這一過程,也實現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具有主動性、堅持性、條理性和創造性,教育幼兒勇于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項目標,因此,學具對于幼兒對數的理解有著直觀、重要的作用。
1、通過學具操作,幫助幼兒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里的很多概念,如“數”的概念對幼兒來講是非常抽象的,幼兒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往往很難找到與之有適當聯系的已知概念作為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學具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
2、通過學具操作,培養幼兒數學邏輯觀念。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學邏輯不能直接用語言來教,邏輯關系是不能用語言傳達的,只有通過擺弄材料,通過在內心組織自己的動作才能實現,而正規教育中常常以語言(伴之以圖畫及虛構或講述式的做法等等)入手,而不是從材料入手。
3、通過學具操作,幫助幼兒理解幾何知識,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幼兒通過剪、拼、折、擺等動手操作活動,不僅理解了形體的基本特征和面積、體積概念,而且有助于形成幼兒的初步的空間觀念。
二、學具的選擇及其要求
學具是實現教、學、玩合一的物化載體,到目前為止,學具類型主要有三型、四型、五型、大型等幾種。學具可以是購買現成的,也可以是老師自制的,如數學棋譜、大轉盤、數卡接龍、拼圖等;也可以是和師生一起收集的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花生殼、開心果殼、瓶子、盒子、回形針、珠子、冰棒棍、各種豆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