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課外閱讀(五段)
一、閱讀 (10 分 )
從某種意義上說 , 世界上的一切都由缺陷產生 .A 缺陷所在的處所 , 就有研究的價值 , 這便是科學的 ___. 研究缺陷的來源而思所以補救 , 這便是科學的 _____. 使缺陷的世界變成一個減少缺陷的世界,這便是科學的_。為補救身體上的缺陷,便有各種病理學、醫學、解剖學、細菌學等等;為補求精神上的缺院便有各種精神分析學、變態。。理學、實脅 C 理學、犯罪。。理學等等;為補救社會上之缺陷,便有各種法律學、監獄學、警察學等等。幾乎可以說世間沒有缺陷,一切的科學都可廢滅。
科學可以產生文明,但文明可以產生缺陷。無論是哪一國,只要文明前進,那連帶發生的缺陷也跟著進步。卡朋特說得好:“現代文明是多數人種所不能不通過的一種疾病,恰如小孩不能不通過麻疹和百日咳。”我們要知道:一切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缺陷,幾乎大部分是由文明產生的。 B 因此也可以這樣說:缺陷是科學的種子,科學是補救缺陷的化身。
我們不要預存一個厭惡缺陷的心理。世間只有由缺陷找到的圓滿,才可欣羨,才有價值。
36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論證方式是___。(2分)
37 .第二段和第三段運用的論據類型分別是 ___ 和 ___ 。( 2 分)
38 .第二段與第三段之間的關系是()( l 分)
A .并列 B .遞進 C .主次 D .總分
39 .如果將本文劃分為王層,它的第一層可以劃在文中的“ A ”處,它的第二層應劃在_處(寫出最后三個字);如果再將第三段劃分為三個小層,它的第二層應劃在“ B ”處,它的第一層應劃在__處(寫出最后三個字)。( 2 分)
40 4 .第三段中的“現代文明是多數人種所不能不通過的一種疾脖是一句雙重否定句,如改為一般陳述句,這句話則是__.;文中不用陳述句而采用雙重否定句的原因是。 (2 分)
41 .第二段有三條橫線,應填入相應的詞語,依次填詞正確的一項是()( l 分)
A .起源效用價值 B .效用價值起源 C .價值起源效用 D .起源價值效用
42 .解釋加點的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欣羨:_________。
答案
一: 36 世界上的一切都由缺陷產生立論 37 .事實道理 38 . A39 .“的化身”“生缺陷” 40 .“現代文明是多數人種必須通過的一種疾脖加強句子的肯定語氣 41 . A42 .喜愛而羨慕
二、閱讀 二 三 四 五 TOP
(1 )夜蛾的天敵“活雷達”蝙蝠緊追而來:它拍動著灰黑色的翅膀,步步緊逼。看哪,蝙蝠已經張開了 tanlan_____ 的嘴巴……( 2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只見夜蛾一個敏捷的急轉彎,接著幾個翻滾動作,隨后又收起雙翅,豎直落到地面, __ 了 . ( 3 )夜蛾得以 __ ,實在并非蝙蝠無能,而是夜蛾的武藝更高強,夜蛾有著一套精巧、可靠的反聲納系統,因而有效地對抗了蝙蝠的探測和追捕。這是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靈敏的本能的反映,夜蛾胸腹之間,有一個特殊的聽覺器官,叫做鼓膜器,可以專門接收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當夜蛾截聽到蝙蝠的超聲波時,倘若還在安全距離之外,它就 __ ,如果蝙蝠已經發現夜蛾,它的叫聲頻串便突然上升,就像掃描雷達捕捉到目標后,自動增加發射的脈沖數,以便把目標控制在探測范圍內一樣。這時夜蛾也截聽到頻率升高的蝙蝠的叫聲,就像飛行員從電子儀器中得知自己的飛機已被敵人的雷達“抓”住一樣。要是蝙蝠近在咫尺,夜蛾的鼓膜神經會達到飽和頻率,這說明已被死死盯住,災難要臨頭了,必須當機立斷采取緊急措施。這時,夜蛾便會急忙轉圈子、翻跟頭、曲折飛行以 __ ,或者干脆收起翅膀掉落在地上,鉆進草叢隱蔽起來。總之,是想方設法使蝙蝠無法確定它的位置。此外,有些夜蛾的足部關節上還有一種振動器,能發出一連串的超聲波,干擾蝙蝠。有些夜蛾身上長有一層厚厚的絨毛,能吸收超聲波,使蝙蝠收不到足夠的回聲久而大大縮小了蝙蝠“活雷達”的作用距離。還有一種夜蛾,能模仿味道很壞的蛾子發出的超聲波,使蝙蝠不愿捕食它,夜蛾正是采取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對抗了蝙蝠的探測和追捕的。由于夜蛾有這么一套奇特本領,英國皇家空軍的 360 中隊把一只夜蛾畫在隊徽的中央,來作為它執行電子干擾任務的標志,也就不足為奇了。
( 4 )①蝙蝠小巧的“回聲定位”系統具有高分辨率和靈敏度,以及優異的抗干擾能力和穩定性,引起了聲納雷達設計人員的極大興趣必而夜蛾的反探測系統的精致奧妙之處,也將為軍工設計人員提供新的設計思路。③一門新興科學仿生學,有可能把人們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用以制造先進技術裝置的愿望付諸實現。
39 .在第一節中的拼音后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漢字。( l 分)
34 .解釋第 H 節中的加點詞:千鈞一發_。( l 分)
35 .文中四個 __ 依次選填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2 分)
A .逃避追去從容跑掉溜之大吉死里逃生 B .溜之大吉死里逃生從容跑掉逃避追擊
C .從容跑掉逃避追擊溜之大吉死里逃生 D .死里逃生逃避追擊從容跑掉溜之大吉
36 .上文第三節主要使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2 分)
A .下定義 B .作比較 C .打比方D.列數字 E .分類別
37 .第四節的②句話中的“將”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l 分)
38 .第三節中說:“夜蛾正是采取這一系列措施”,請將這一系列措施的第二條、第三條填上,每條最多不超過 15 字。( 2 分)
第一條:截聽超聲波,逃避追擊。 第二條:_
第三條:_ 第四條:模仿味道很壞的蛾子的超聲波。
39 .“把一只夜蛾畫在隊徽的中央”,這表明()( 2 分)
A .夜蛾的奇特本領已被英國空軍模仿利用。
B .好奇的英車對夜蛾的奇特本領特別感興趣。
C .英國皇家空軍的 360 中隊具有抗電子干擾的能力。
D . 360 中隊在作戰時的任務就是對敵方進行電子干擾.
40 .下面幾種說法,不符合上文內容的一項是”()( 2 分)
A .夜蛾之所以能對抗蝙蝠的追捕,在于它動作敏捷。方法多樣。
B .作者介紹夜蛾高強的武藝及其原理,給仿生學研究人員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C ,人們稱蝙蝠是“活雷達”,是因為它能發出超聲波,具有“回聲定位”系統。
D .這篇說明文抓住夜蛾對抗蝙蝠探測和追捕的特征,用語準確而生動,是一篇很好的科學小品文。
答案 :
二: 33 貪婪 34 .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35B . 36C37 .說明對夜蛾反探測系統的仿生研究還沒有開始。 38 .發出一連串的超聲波,干擾蝙蝠吸收蝙蝠發出的超聲波,使蝙蝠“回聲定位”的功能失靈 39 . D40 . A
三、閱讀下列兩段文字,完成立后題目。 一 三 四 五 TOP
甲文 圖書館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
一簡單地說,圖書館是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寶庫;是搜集。整理典藏和向讀者提供文獻資料的機構。
歷來人們都把圖書館看成讀書、治學的場所。借助圖書館在學問、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有人在,革命導師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院圖書館留下了永恒的腳印;列寧在流亡中到過歐洲好多圖書館;毛澤東在學生時代利用圖書館讀了很多書,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思想,樹立了為勞苦大眾奮斗的目標;著名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也都是利用圖書館學習成才的。
乙文 說到許多圖書信無錢買書這一現象時,某市圖書館館長感慨良多:“現在許多地方的領導,只把眼睛盯在金庫上,而對地方圖書館書庫卻視而不見。這些人以為搞經濟建設,就一定要在金庫上做文章,至于書庫則無關緊要。這就造成了書庫越來越舊越來越空,”作為一名圖書館工作人員,筆者對圖書館無錢購書的現象是深感憂慮的。我國許多地、縣級圖書館,只有極少甚至基本上沒有購書經費;相當多的圖書館的書庫不是空蕩蕩,就是舊書充數,因而對讀者產生不了多大吸引力,對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也不可能提供新的有價值的科技和商業信息;有些圖書論甚至名存實亡。而且這樣的“空殼圖書館”幾乎全部出現在經濟落后地區。
前不久,一位外商到某市圖書館查閱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當他得知該館因無足夠經費訂閱圖書報刊時,連連搖頭說:“怪事怪事,一個市級圖書館竟是如此可憐,哪里像個開放城市!”這位商人沒有說錯.搞經濟建設而不注重充實書庫,的確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怪事。
要想金庫充盈,就要設法讓書庫先‘唁”起來。
24 .甲文的體裁是_._,乙文的體裁是__。( 2 分)
25 .甲、乙兩文所表達的中心內容各是什么,請用橫線在文中分別標出。( 4 分)
26 .對甲、乙兩史所表達的共同點歸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_()( 2 分)
A .人類智慧和知識可以從圖書中獲取 B .人類智慧和知識必須用金錢才可換到
C .人類智慧和知識只能從圖書中獲得。 D .人類智慧和知識只有從生活中才可獲得。
27 .甲乙兩文都舉了事例。對甲文來說。所舉事例起了____的作用;對動文來說,所舉事例有_的作用。( 4 分)
28 .從表達方式來看,兩文都用了__這種表達方式。( 2 分)
29 .甲文首段屬于__句式。 (1 分)
答案:
三: 24 .說明文 議論文 25 .圖書館是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寶庫 , 是搜集整理典藏和向讀者提供文獻資料的機構要想金庫充盈 , 就要設法讓書庫先 " 富 " 起來 26 . A27 .說明圖書館功能論述書庫與金庫的關系,即書庫是搞好經濟建設前提 28 、記敘. 29 設問
四、閱讀下面幾段文字,回答文后的問題。一 二 三 五 TOP
①這顆絕對美麗、閃爍著蔚藍色光澤的球體,就是人類的家。然而不幸的是,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這個家,卻變得越來越骯臟,空氣、海洋、森林,整個地球環境全面惡化,人們已稱我們的地球為“不幸的地球”,人類“不幸的家”。
②地球的不幸在于它原有的占陸地三分之二的 76 億公頃森林,到 20 世紀 80 年代已不足 28 億公頃,并且還在以每年 1800 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森林大面積被毀,自然就大大地降低了地球對空氣的凈化作用 __A 。目前全世界約有 9 億以上的人生活在 __B 對健康十分有害 __E 的環境中。
③地球的不幸還在于全世界每年要產生 3 . 3 億噸有害廢物,排放 200 萬噸鉛、 7800 噸砷、 11000 噸汞、 5500 噸鎘到大氣層中,這些均超出其自然背景值的 20 - 300 倍,嚴重污染了空氣,以至于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越來越大,溫室效應也日益()。
④地球的不幸更在于人們不僅污染了陸地。天空,還污染了海洋。
每年人們要從船舶傾倒 600 萬噸廢物到大海 . 從船上扔下 500 萬個塑料集裝箱,漏油 40 萬噸;目前地球上已有 10 %的監測河流受污染 ,70% 的人使用不到安全的食用水,水源污染已成為人類健康的大敵。
⑤ __A 從森林被大面積砍伐,到水資源被污染,這一切人類都被追究為罪魁禍首 !__B 這就是地球的最大不幸一人滿為患! __C 生態學家、科學家們指出:地球最多只能養活抓億人口,而到對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 102 億,到 2500 年,地球上每一平方米土地上就有一個人!
_D 偏偏地球又只是茫茫宇宙中人類惟一適合生存的孤島!
⑤無須再說地球的不幸!讓我們用歐文的話結束全文。 60 年代末,美國宇航員歐文登上月球時說過這樣一段話 : 我們的地球是那樣的偉大而美麗,又是那樣的微小和脆弱……請告訴他球上所有的人們,只有我們的地球是溫曖的、有生命的,請好好地照料地球,珍惜地球!(原 文有改動)
1 .閱讀全文,并給這篇文章加一個題目。( 1 分)
2 .“二氧化碳濃度嚴重超標”一句是從第二段抽出來的,請將它還原到第二段 a 、 b 、 c 三處中最合適的一處,。( l 分)
3 .選擇一個恰當的詞填在文中的話號里(直接在正確答案上打 / )。( l 分)
①明顯②加劇③強烈
4 .結合語境,解釋“孤島”的含義。( l 分)
5 .文中②③④段與第⑤段從結構關系上看,它們是__與_的關系 ,(2) ③④段分別從森林_與_三個方面說明地球不幸的狀況,第⑤段則是指出造成地球不幸的原因。 (2 分)
6 .在“只有我們的地球是溫暖的、有生命的”一句里,“只有”一詞在句中起__作用,這句話與第⑤段 a 、 b 、 c 、 d 四句中的_句形成呼應。( 2 分)
7 .要減輕地球的負擔,解決地球上人滿為患的矛盾,人類應采取什么對策?( 2 分)答:_
8 .文中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是; ____ 、 ____ 、 _____ 、__。( 2 分)
9 .歐文說我們的地球是“偉大而美麗”的,指的是在宇宙中只有我們的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同時又說它是“微小和脆弱”的,是強調地球___十分有限。 (1 分)
10 .這篇文章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 分〕答:_
答案:
四 1 .不幸的地球 2b3 .加劇 4 宇宙中惟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5 .分說總說空氣海洋 6 強調 d7 實行計劃生育(或控制人口增長)。 8 .列數字、打比方、引用、分類別 9 .承載能力,容納能力,養活人口的能力 10 .地球的不幸來自人類,人類要愛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五、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13 分) 一 二 三 四 TOP
①某日下館子,碰到一個有趣的情景。
②一位食客點了一道菜:清蒸鱖魚。服務員從水中撈出一條活魚按量計價并讓食客過目檢驗。食客要求服務員把魚狠摔一下 , 服務員照辦不誤,然后又把魚撿起來入廚烹調。據說有的餐館將活魚給食客, 看后,到廚房里又投入水中養起來,另換一條死魚人鍋。食客的對策便是將魚摔個半死讓你當即將魚入鍋,“偷梁換柱”便不成了。這種做法是否相沿成習,我不知道,但決非這位食客的“即興之作”。
③既然食客有了相當的經驗,且發明了“防范術”,死魚換活魚的事大概是有的。想起多次吃過店里的烤鴨,戴高帽的廚師總向食客出示整鴨,爾后退到廚房里去切削裝盤,端出來的是否“原裝”卻未可知。倘若是人,幕前亮相,幕后換裝,還多少能辨別出些面目來,而烹調加工后的魚鴨之類實在是難以辨別真偽的。
④但問題還有另一面。如果店家誠信無欺,這摔魚的要求不免苛刻失禮。縱為生意計,勉強為之,也算是尊嚴的被褻瀆。這人際關系的“緊張度”也真夠令人難堪。
⑤然而疑者無罪。欺詐行為,隨處可聞,讓人不得不防。可嘆的是,這樣活著太累也太恐懼。仿佛只有家里安全,出了門,入了社會的大環境,就得加倍小心地走路,謹防陷阱或冰窟。正經的商家也不好過,他將時時準備看顧客懷疑的目光。
⑤這種叫人不舒服的社會氛圍,倒使我想起了一則電視小品。一個因故轉讓火車票,一個急需購票,兩人交易做成,購票者忽然疑惑那位售票人為何照原價賣,莫非票是假的?售票人則疑惑起那位購票者竟說錢不必找了,莫非錢是假的?于是重又糾纏起來,糾纏到眼睜睜看著火車開走。此中雖無票販子與造假鈔者參與,但這類人的惡劣行徑卻擾亂了正常的人際關系邏輯。正常人的正常行為被打上了問號。更有甚者,便是公共場會里有行善動機的人,也常常因怕邊談解而退避三舍,社會上空的疑云可謂濃矣!
(7) 人的生活實在需要好的環境。所謂好的環境并非僅僅如目下的購房的地點選擇那樣,交通購物便利、服務設施齊全就夠了。整天打頭碰面的“周圍人”怎樣,其實是不可忽視的要素。這就是你生活其中的“人文環境”。
(8) 人文環境”的核心內容大概便是“社會風氣”了。社會既然由人組成,這每日環繞我們的習習之風,恐怕便源于人的行為方式與道德水準,而最終源于“人心”(人的意識)。人們的交往有一種信任感、穩妥感、安全感,生活中自然有一種溫馨體驗。反之到處0伏著暗算與欺 瞞,生活當然又會有一種難堪味道。假若人心險惡到如白居易詩中所描繪的那樣“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山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甚至“人中有獸心”的話,那世界就太可怕了。
(9) 由此觀之,精神文明建設何等重要。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 分)
A .人際關系中存在“緊張度” B .社會上空遍布疑云
C .人的生活需要好的環境 D .精神文明建設十分重要
2 .“大多數人是善的,只因惡人與惡行的存在,弄得善良的人也相互生疑。這個怪邏輯真令人深思!”這一段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它在原文中的位置應該在_段與__段之間。( 2 分)
3 .在論證方法上,本文_、_、_三段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_、_、_三段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只填語段序號) (2 分)
4 .第 (8) 段中,“溫馨體驗”這一短語寫出了人們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的感受,請在本段中找出人們在另一種環境中相反感受的一個短語__。( l 分)
5 .第 (8) 段從假設角度引用白居易的詩,描繪了_的嚴重程度。請你再寫出你讀過的白居易的任意一首詩中的一句 ___ 。( 2 分)
6 .作者對“摔魚”這種行為的態度是()( A 堅決反對 B .極力贊成 C .比較欣賞 D 冷靜思考),作者持這種態度的原因是 ___ 、( 2 分)
7 .①至⑤段寫的是曾經有過的欺詐行為以及顧客的“防范術”,而第 (6) 段寫的是一個轉讓火車票的電視小品,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系? ( 2 分)
答案:
五: 1 . D2 . (6)(7)3 ②③ (6) ④⑤ (7)(8) (任選填三段即可) 4 難堪味道 5 .人心險惡(略)(作對即可) 6 . D 作者從這種行為中感到了不正常的人際關系 7 .反映人際關系中的緊張度影響了這些人,說明正常交往中的互不信任是社會上的欺詐行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