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精選13篇)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2、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教學準備:
①收集資料,了解當今世界戰事。
、跍蕚浞从硲馉幍亩嗝襟w課件,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重點收集這些戰爭中兒童生活的畫面。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安寧、幸福、和平的環境中,可是,你們知道嗎?還有許多孩子無法有擁有這一切!你們看(課件)一張張凄苦的臉,一雙雙充滿淚水絕望的眼睛,這些都是生活在戰爭中的兒童!孩子們,看了這些畫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太苦了。
生:戰爭太可惡了。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被戰爭奪去父親的中國孩子,感受他的內心世界![師板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學生質疑
師: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誰的呼聲?
生:他發出了什么呼聲?
生:作者為什么發出這樣的呼聲呢?
三、自主探究,解決疑問
師:是呀!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有同樣的疑問(出示課件:誰的呼聲?發出了什么呼聲?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呼聲)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用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師:孩子們,剛才的問題找到答案了嗎?誰來匯報一下。
生:是作者雷利的呼聲。他發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為了讓母親不再失去孩子,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孩子不再失去父親。
。◣熛鄼C板書和平)
生齊:要和平不要戰爭!
四、品讀感悟痛失父親。(學生自主探究)
師:這里飽含著雷利失去父親的巨大悲痛和對和平的強烈渴望,因為是戰爭讓他失去了最最親愛的爸爸,所以他呼吁:
師:那么他的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課件)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5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一會兒我們交流。
。ㄉ匆笸瓿,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我們交流讀書體會,請匯報的同學先讀出你勾畫的語句,再結合重點詞語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認為雷利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熛鄼C課件出示有關語句,理解感悟,指導多種形式朗讀。)
生:我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精通看出爸爸很有才華。
生:爸爸這么有才華就犧牲了太可惜了。
師:是呀!爸爸能為祖國做更多的事,卻為維護和平犧牲了?梢姲职质嵌嗝吹目释推!請同學們帶著惋惜的語氣自由練讀這幾句話。
。ㄉ杂删氉x)
生:我從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染紅浸滿中知道爸爸是為戰爭犧牲的。
師:是的,爸爸是保衛和平的勇士!讓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齊讀這句話。
。ㄉR讀)
生: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護和平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闯霭职质莾炐愕膫刹靻T。
師:聯合國秘書長都贊揚爸爸,可見爸爸是多么的優秀。誰能帶著無比崇敬和高度贊揚的語氣讀這幾句話?
。ㄖ敢幻x)
生:我從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爸爸深情的目光看出爸爸是愛妻子的好丈夫,愛孩子的好父親。
生:一定說明爸爸對維和任務充滿信心。
師:請你帶著慈愛與堅定的語氣讀這句話。
。ㄖ该x,齊讀)
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用一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師:有這樣一位出色的爸爸怎么不令人自豪呢?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哪天我和媽媽如約捧著鮮花來到機場迎接爸爸,爸爸回來時,我們全家人幸福團聚的場面。(鮮花、擁抱、藍盔照相機啪啪的聲音,)
師:雷利是多么盼望爸爸親手把藍盔帶在自己頭上啊!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可是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爸爸犧牲了,是什么奪取了爸爸的生命?(戰爭)用一個詞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帶著又悲有恨的心情讀課文。(出示課件)爸爸犧牲了但他還有未了卻的心愿。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出示課件師導讀,生跟讀)
師:是!骨肉分離,這種痛產生的不僅僅是悲傷,還有力量,還有對和平的呼喚,讓我們齊讀這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小作者的悲苦吧!
師: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愛的父親,就這樣被戰爭奪取了寶貴的生命!孩子們,如果你就是雷利,此時此刻,面對爸爸的遺體,你會想些什么呢?
生:爸爸,我很想你。
生:我為有你這樣的爸爸而驕傲!
師:說的真好!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這一部分,換成你對爸爸的崇敬、贊揚之情讀這一段。
。ㄗ杂蓞R報)
。ㄉR讀)
師:爸爸呼喚的是和平,這里連續用了三個和平,去掉兩個行不行,為什么?
生:不行,說明爸爸對和平有強烈的渴望。
師:在犧牲前的剎那間,爸爸沒有想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呼喚著:
生齊:和平!和平!和平!
。◣熤赴,生齊:爸爸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可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世界和平了嗎?
生:沒有。
師: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師:(課件出示7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
生:只要有戰爭存在,就說明世界不和平。
生:現在,除了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地方還在戰爭。
師:對于戰爭,你又了解哪些情況呢?(學生交流資料)
。
師:是呀。◣煂51年前永貯人間)
師:請同學們看(出示課件)。孩子們,當大量的事實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你又作何感想呢?
生:戰爭太可惡了!
生:我討厭戰爭!
生:我希望戰爭永遠消失!
生:我要和平不要戰爭!
無情的戰爭,奪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時此刻,我們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師:救救孩子們。生齊: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這是誰的呼聲?
生:雷利。
師: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
生:是所有孩子的呼聲。
師:僅僅是孩子們的呼聲嗎?
生:是全世界的呼聲。
師:是的,這不僅僅是中國孩子的呼聲,還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
師:雷利的呼聲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
讓我們到課文當中找到雷利的呼聲,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一下吧!加上你的想象發出你們對和平的呼喚。誰再來呼吁?
師:你的呼聲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我們在場的老師都被你感動了。這是小作者發自內心的呼聲,這是浸滿淚水的吶喊!讓我們一同來呼吁吧!
。ㄓ懈星榈睦首x)
五、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同學們為了維護21世紀的世界和平,我們做些什么呢?四人一小組討論交流。
師:孩子們,雖然我們還無法阻止戰爭,但是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為了維護和平,世界各地的人民紛紛走上街頭放飛和平鴿,高呼要和平不要戰爭,同學們讓我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放飛我們的和平鴿,將心中對和平的渴望化作我們共同的心聲:向世界人民高呼: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的呼聲穿越時空,傳到世界各地,傳到發動戰爭的人的耳朵里,讓和平之花開遍人類的美好家園。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渴望和平。
2、結合課文內容激發孩子們熱愛和平的情感。
3、學習課文的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發孩子們熱愛和平的情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自學生字,不理解的詞做上記號,后查字典做好解釋。
2、雷利是說給誰聽的呼聲?都說了些什么?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你們看:鳥語花香、陽光明媚、無憂無慮……可是,這樣幸福的日子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引導學生結合當前的形勢發言。)
2、看到這些情況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3、有許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語言,我們烈士的兒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呼聲吧。(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辨字組詞。
3、解釋詞語的意思。
4、請個別同學朗讀課文。
5、說說文章主要將了什么?
。ㄟ@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聲:要和平,不要戰爭。)
三、再讀課文,將課文分成兩部分。
1、懷念為維和而犧牲的爸爸。
2、通過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導朗讀。
1、讀出對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讀出孩子心中強烈的渴望。
五、小結
世界需要和平,讓我們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卓、盔”等7個生字,會寫“犧牲”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等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我們都在和平的環境里生活著。可是,你知道嗎?這樣安定的生活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有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2、多媒體配樂播放戰爭場面及戰爭中人們的悲痛與無奈。
3、看到這些情況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過渡:是呀!生活在戰爭中的人們,他們無時無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臨,因為生平意味著生的希望,意味著能心情享受陽光。同學們,今天教師想帶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國孩子,一位曾經被戰爭奪去父親的生命、飽嘗推動親人痛苦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孩子內心的呼聲吧。(出示課題)
二、重點學習第二部分
1、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讀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著重寫了什么?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請同學們重點朗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這幾段話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請找出來,再談談自己的體會。
4、集體交流:哪些地方讓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時,要特別關注下列語段,并按語段后的教學步驟,指導學生體會。
。ㄕZ段: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父親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1)爸爸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會怎么想?
2)雷利寫信時想起爸爸那覺悟的目光和堅定的話語,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應怎樣把這種心情讀出來。
3)指導朗讀
。ㄕZ段: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全世界都聽見,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朗讀這段話,一邊計一邊想:讀著這段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當時你面對些情景,會有怎樣感受?
3)指導朗讀。
(語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他的死是光榮的,他是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維護世界和平的圣壇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獻上一束最美的鮮花,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1)哪些同學對這段話的印象最深刻,談談自己的感受。
2)“本來,卻被”,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5、對于在維和行動中壯烈犧牲的父親,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學生齊讀“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
6、怎樣理解“卓越”“人道與公正的素質”?
7、伴隨著音樂,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再次緬懷用生命保衛世界和平的爸爸,齊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聽寫本課新詞。同桌互相檢查。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過渡:雷利給聯合國秘書長寫這封信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緬懷被戰爭奪去生命的父親嗎?你是從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知道的?
2、默讀課文五、六、七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幾段話中哪些句子讓你學得最難理解,請畫出來。
3、著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A、你從這句話中能體會到什么?
B、結合課前你們收集的資料,舉出具體事例,請你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C、過渡: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更是無情的。只要有罪惡的子彈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殘。難怪作者會說---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不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4、戰爭給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災難,,那些深愛戰爭苦難的孩子,他們過著怎能樣的生活呢?我這兒有一份資料,大家可以小聲地讀一讀。
。ǔ鍪緮祿Y料:
在過去10年里,200多萬兒童在戰爭中被殺死,另有600萬兒童受傷,100萬兒童成為孤兒。
87個國家的兒童生活在6000萬枚地雷的陰影中。每年陸續有1萬名兒童成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國約有30萬男女少年和兒童在軍隊中當“兒童兵”,許多人還不到11歲。)
5、讀了這份資料,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6、(出示難民兒童畫面)戰爭中的孩子,飽受著戰火的煎熬,陽光般的年齡卻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7、成千上萬的兒童因為戰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本來應該擁有的幸福和歡樂。正因為這樣,作者在文章最后發出強烈的呼吁。鼓勵學生反復朗讀最后一段,邊讀國體會作者的情感,邊讀邊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指導實踐,升化情感
1、為了制止戰爭/保衛和平,雷利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下這封信。那么,我們能夠做點兒什么呢?
2、從大家的發言中,我能感受到你們以地和平的期盼。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最后的這段話,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3、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最后一段。
四、課外延伸
短暫的40分鐘的課堂讓我們無法停止對和平的呼喚!昂推、和平、和平”的心聲永不停息。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我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給那些深受戰爭苦難的外國小朋友寫封信,也可以召開“制止戰爭,保衛和平”的主題班會。因為,讓和平永駐人間不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更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愿!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道信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激發學生產生渴望和平,維護和平的愿望.
能夠結合上下文了解難句的意思.
給雷利同學寫幾句話,表達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
理解信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渴望和平,維護和平的愿望.
課前準備:
錄像三段:介紹維和部隊,反映戰爭給兒童帶來災難,介紹和平生活.
及有關聯合國,加利的文字材料.
教學過程:
讀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例如:1,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2,他向誰發出什么呼聲 3他為什么有這樣的呼聲 ……(這些問題作為副板書).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出自瀆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并想想以上問題中的1,2
檢查字音 :
一組:聯合國 犧牲 凱旋 貢獻 光榮 呼吁 鮮血 凝固的血
二組:藍盔 贏得 永駐人間 硝煙 彌漫 威脅
交流問題 (結合資料介紹加利)
串聯幾個問題說說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板書:和平)
深入理解課文:
導語:一個普通的中國孩子為什么會向聯合國的秘書長加里發出"和平"呼吁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2自然段,體會雷里盼望爸爸平安歸來的感情.
請看錄像:內容為我國的維和部隊登上飛機出國的情景.
此刻雷利是怎樣的心情 讀2自然段.
重點理解:"我至今忘不了……那深情的目光" (戀戀不舍)"孩子……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驕傲)
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去迎接您.(敬佩,盼望)
學習3-6自然段,體會戰爭給孩子帶來的痛苦.
導語:帶著孩子的期盼,爸爸開始了危險的維和工作.
放錄像:內容為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國的戰爭,你從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教師引語:這就是書中6自然段描寫的內容.(教師讀6自然段"今天……和平之花")
雷里的父親犧牲了,下面請默讀3自然段,體會雷里的心情.
有感情的朗讀3自然段,請同學讀后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重點:"他們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三個!"表達什么感情
誰來說說:為什么發出"和平"的呼喚
學習7自然段,了解發出的呼吁.
請一個同學朗讀.
怎樣理解"讓21世紀……愛的人類家園"的意思.
這段表達了雷利怎樣的愿望.
放錄像:人們幸福的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情景.
為了這美好的愿望讓我們和雷利一起大聲讀大屏幕上的"救救孩子們……人類家園."
給雷利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導語:雷利代表我們發生了"和平"的呼聲,此時,作為一個追求和平的孩子,你想對雷利說什么 請寫下來.
學生寫話.
交流,請同學朗讀自己寫的話.
教師小結.
布置作業:寫一封給全世界小朋友的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掌握生字詞,會用"貢獻","呼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掌握字詞,會用指定詞語造句.
教學難點:1,準確書寫"犧凱".
2,能用"呼吁"造句.
課前準備:一字組多詞,找生字的形近字組詞,多音字"血吁"組詞.
教學過程:
回顧課文內容
這封信寫了哪些內容 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
2四人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3請一小組同學展示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學習字詞,造句
1讀準生詞的讀音
犧牲 聯合國 凱旋 碩士 貢獻 光榮 呼吁
2學習生字的字形
仔細觀察生字"犧凱"的字形,提出書寫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集體交流書寫
3交流組詞,并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造句
聯 榮 貢 碩
4多音字組詞:
xue yu
血 吁
xie xu
造句
1教師提出幾個話題,請同學任意選擇一個話題用"呼吁"表達自己的心聲
保護環境
孝親敬長
關心他人
有關奧運
2各小組內交流用"貢獻"造句
3請小組代表說本組最有意義的一個例子
五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5
四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感悟能力,但對文本的內涵還不能深刻解讀,因此我采取多種策略引領學生深入文本、細細品讀。再者,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本內容有較大差距,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悟情、動情,激勵學生大膽去想、去說、去品、去讀。
一、創設情境,悟讀交匯,深入文本。
在教學之前,播放視頻《孩子眼中的戰爭》,創設情境,引發談話。根據學生的談話,我覺得學生對戰爭有了初步的認識,這也為后面的學習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在教學“痛失父親”這一部分時,我運用語言創設這樣的情境:雷利是多么愛他的爸爸啊!當爸爸去國外執行任務時,他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爸爸帶著藍盔凱旋!到那一天,他要捧上最美的鮮花,還要和爸爸深情地擁抱!可是當“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出示相關文段,交給學生有感情朗讀)。在學生飽含深情地接讀之后,讓學生說說雷利這時會怎么做?會說些什么?這一創設,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被激活。教學這一板塊,我通過語言情境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語境,化成文本主人公去進行朗讀實踐,實現了與文本的對話。學生的“讀”因“悟”而更動人心弦,學生的“悟”因“讀”而更啟人心扉。
二、廣泛利用教學資源,將語文與生活結合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戰爭,了解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深重,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課前我收集了大量有關戰爭的資料及圖片,通過自己的解說,從感官上予以學生刺激。在教學中,我創造性地還原課文的本真,創設情境,才易于學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6
實習到今天,幾位同學已經都講了一輪課了,感覺他們比以往的實習生要強很多,無論是備課講課,鉆研教材,還是對待實習的態度上,都體現了認真負責,勤奮敬業的精神。小劉是實習組長,備課上課尤其用功。第一次講精讀課文,備課的過程她幾乎把課文背熟了,教案也是爛熟于心,整節課就沒有見她看教案。
這篇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小學中低年級的語文課堂就是要讀好書、寫好字。第一課時,小劉特別重視了這一點。各種方式引領學生是把課文讀熟讀好,生字詞寫好,課文大意讀好,課前我對她強調要十分注重寫字。在課堂上要把生字詞寫一遍,初步學會,課下再進行鞏固。但最后留給學生的寫字詞時間比較少,學生還沒有寫完就打下課鈴了。主要原因是在講解本課的生字詞用的時間比較多,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需要講解識字方法,記憶字形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則不必過多講解。
多音字沒有抓住重點,例如“呼吁”的“吁”是一個重點多音字,或許因為“吁”沒有出現在課后的生字詞中吧,重點學習了出現在課后生字詞的多音字。在課文中,沒有標注拼音的要不就是沒學過,要不就是不重要。實習生沒有教學經驗,對知識點把握不準是正常的。課后的點評我向小劉傳遞了這個常識。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7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書信體文章。文章作者用飽蘸情感的筆墨抒寫了自己失去父親之后的悲痛心情,并自然地從心底發出強烈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內容淺顯易懂,因此在設計教學時,可重點讓學生通過美讀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本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談戰爭和戰爭的危害。我的初衷是:讓學生了解戰爭的殘酷、無情,才能讓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才能讓他們也由衷地發出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吁。而本文對戰爭的描述僅僅是這樣幾句話。他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由于學生對于戰爭的資料了解的太少,所以并沒有真正激起學生的思想的火花,這也與我的備課有直接關系,如果能自己通過網絡搜集更多的關于現代戰爭的圖片和信息,就會更助于課堂效果的實現?墒牵诨厥紫胂胱约河种蓝嗌訇P于戰爭的內容呢。課下我又查了資料,這些現代戰爭有海灣戰爭、波黑戰爭、美國轟炸南聯盟、9·11事件、美國轟炸阿富汗、巴以沖突。
課堂上學生朗讀很是入情,但似乎還缺些什么,我細細思考原來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使學生對文本缺乏感情,對文中的主人公缺乏同情心,沒有將自己融入文章的情境中去。自然,在朗讀中學生不能充滿激情,因而不能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8
課前:教師為學生講述兩個真實的故事,其中一個是自己小時侯失去父親的故事。
一、引入。
1、觀看央視國際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專題,加上教師錄制的音樂和旁白。
2、抽學生說說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師小結:戰爭是無情的,戰爭是殘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吶喊吧!
學生齊讀課題,再讀。
效果很好,哀婉的音樂與悲慘的景象呼應,很快就為本課的學習定下了“基調”,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做了一些鋪墊。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多媒體出示自讀要求:
思考并勾畫句子:
1、作者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用橫線勾出)
2、當今的和平環境怎樣?(用波浪線勾出)
3、作者為誰呼吁?(用著重符號標出)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相應句子。
這幾個問題提得比較好,有利于進一步理解課文,把握了課文的重點。只是從實際操作來看,學生受前面“哀婉”基調的影響,雖是讓自由朗讀,學生卻都是默默地朗讀,不管怎樣,只要學生是在“讀”,就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出聲。
三、交流問題,學習課文。
1、教師: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爸爸是個出色的人。我們能夠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
教師:請你再讀一讀,讀出自豪的感情。
學生:我的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們可以從“兩年以前,我親愛的爸爸作為……”看出來。
教師: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學生:“爸爸的嘴張著……”
教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略)
教師:羅老師找到一個句子。“我至今都忘不了……”。你能看出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是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
教師: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教師:“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你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能從這里體會到爸爸的盡職盡責。
教師:請同學們互讀互評。(學生讀,較有感情。)
教師用學生“找”和自己“引”的辦法初步讓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部分內容,“拉”得比較快。目的顯然是為后面“突出重點”——感情朗讀做一些準備。
2、教師:下面我請三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讀得好象在和父親面對面地交流。
學生讀,比較好,全體學生自發鼓掌。
教師:我們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體會低沉、堅定的思想。(學生讀)
教師:可是當作者看到爸爸的靈柩時,心情怎樣?(由激動到悲傷),請大家再讀“現在……浸滿了凝固的血。”(齊讀)
教師:嘴張著,在呼喚什么?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給大家示范一下。
抽讀,一學生讀得很到位。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心底的呼喚。
全班再讀。
教師:“我”的爸爸本來還可以作出更大的貢獻,因為他是精通四國語言的……(學生回答:經濟學碩士)。請大家讀四自然段。
教師:自豪的“味兒”不夠,請大家再讀一遍。
學生再讀,很有感情。
展示“萬人送英雄,鮮花贈英!钡漠嬅。加上背景音樂和一個孩子對爸爸緬懷的旁白,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羅老師對于這個環節的處理是很精彩的,重點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以讀悟情。我覺得也可以從爸爸和我們“相約”,到我們“如約”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約”,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線索,后面探討爸爸“失約”的原因。這和重點指導朗讀并無矛盾。
教師:爸爸為和平獻出自己的生命,卻“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體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學生齊讀。
教師:這些話是什么意思?你通過什么方式來理解?(學生發言,略)你知道哪些地方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學生列舉自己收集的資料。
教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組數據。(主要是一些戰爭中帶來災難的數據統計。)
教師:同學們,如此嬌嫩的和平之花怎么經得起戰爭的摧殘?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地球的呻吟》。
地球的呻吟
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
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
總是傾其所有。
可是人類,
曾經和正在做著多少慚愧的事情——
在共同的家園里廝殺,
為野心和貪欲去爭斗,
用刀槍去撕裂土地,讓馬蹄去踐踏豐收,
硝煙窒息兒童的歌聲,
鮮血染紅清澈的河流……
教師:地球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罪惡的戰爭卻……(引用上面詩句中的話)。所以,這個中國孩子會向國際社會呼吁。想想,他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學生回答)
抽讀課文七自然段。
教師:讓我們和小作者一同吶喊、呼吁!(學生再讀七自然段)讓我們和地球一同呼吁!出示詩歌——
地球的呼聲
隔海相望的陸地,
都伸出友誼之手,
相視一笑,
泯滅舊日的怨仇。
沒有掠奪者的咆哮,
也沒有反抗者的怒吼。
人們彼此贈送的禮物,
是平等、自由。
齊讀。
教師:孩子們,為了制止戰爭,讓世界充滿愛,我們能夠做點什么呢?
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孩子們有的說,我想給布什寫一封信,想質問他究竟是想制止災難還是制造災難?(很精彩,全體自發鼓掌),還有的說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我們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建設強大的祖國去制止戰爭……
多媒體出示:讓和平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ㄒ魳讽懫,《讓世界充滿愛》)
教師:讓我們一起呼吁,一起疾呼!連讀兩遍。
羅老師的這節課上得非常精彩,也非常感人。許多聽課的老師也不禁落淚。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景的創設,還有感情朗讀的導引。另外,拓展閱讀也做得不錯。只是我覺得教師的“導引”多了一些,學生“自主”的空間相對被壓縮了,如果從倡導互動學習的角度,本課可以嘗試另外一種強調互動學習的方案。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里迸發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通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里迸發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開展“世紀回望,百年戰場”的活動:收集有關戰爭的圖片、資料,對戰爭的殘酷性有所了解,擴大學習本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資料。
2、師述導語:
當人類滿懷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紀的時候,戰爭卻仍在這個星球繼續……愿這些戰爭的畫面能夠到此靜止、凝固--成為歷史。這就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詞句,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盡量自己動手掃清障礙。
2、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輪讀課文,理解生詞意思。
三、再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拧∽杂勺x課文第一段,討論:“秘書長為什么評價他爸爸是一個卓越的觀察員?”
、啤↓R讀。
2、學習課文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要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⑵ 指名讀,評議,練讀。
、恰∪嗑氉x第二段,讀出雷利與爸爸依依不舍的語氣。
、取W生自讀第三段后,用悲傷的音樂作背景,讓學生配樂朗讀。
3、學習課文第三段:
、拧熓觯喊职譃榫S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了,作為兒子的“我”怎樣呢?
、啤∽宰x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利的決心與呼吁。注意用上“彌漫”、“威脅”、“嬌嫩”、“比例失調、”“制止”、“充滿”等詞。
四、齊讀全文
五、注意書信的格式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10
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請同學們看投影圖片吧。
。ㄉ吙磮D片邊聽老師解說,感受戰爭的場面。)
師:看了以后,你們想說些什么?
。▽W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自己的看法,有的說自己的感受,還有的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來說明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師:聽了大家的發言,老師知道大家也和雷利一樣,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衛和平,F在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倒數兩個自然段,更好地體會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吧。
師:讀后你們想想應該怎么做來表示呼吁和平,反對戰爭,把你們的做法寫下來,每組派兩個代表說說。
。▽W生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師加以肯定。)
評析:
在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走出文本,用收集資料,利用圖片的直觀教學讓學生用心靈去感受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特色。教師通過投影圖片及生動的解說,把學生帶進戰爭的境界,讓學生自我感悟體會到戰爭的罪惡,保衛和平是每個人神圣的職責。教師明白了僅僅讓學生讀好教科書是不夠的。因此教師的閱讀教學不能停止在會文得意上,應該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情感的體驗加深理解。教師用投影圖片及生動的解說營造了有利于閱讀主題輕緒化的情境,這樣學生就沉浸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斗中,耳邊仿佛聽到那孩子的吶喊聲,從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嬌嫩”、“和平之花”等詞的意思,突破字詞難點關,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想想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不感慨萬千嗎?學生情不自禁地有一吐為快的表達欲,從學生的暢所欲言中,從學生憤然的眼神中體驗到他們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一個孩子的呼聲是代表著世界熱愛和平的所有人的呼聲。教師看到學生的內在感受,體驗到這些感受來源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感受是多元的,是鮮明的。交流反饋實現了文本、教師、學生的互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11
一、初讀:啟疑導入,感知全文
師:同學們,當你在和平的環境中享受著幸福、安寧的生活時,你可曾想到還有許多人因為戰爭正掙扎在死亡線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傾聽一個中國孩子面對戰爭所發出的呼聲吧!
。R讀課題)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那個中國孩子是誰?
生:他為什么有呼聲?
生:他的呼聲是什么?
師:同學們,帶著我們想弄明白的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ㄉ杂勺x課文,邊讀邊批劃)
開門見山,以課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以課題為抓手來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開課簡潔明快。
二、細讀: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吧!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生:這個中國孩子的名字叫雷利。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我是從課文的最后一行知道的。
師:你真會學習,這是一篇書信體裁的文章,所以你在這封信的落款處看到了。
文體知識的滲透自然貼切,不著痕跡,體現了教師對語文基礎知識隨時隨地地關注。
師:那他發出的呼聲是什么呢?
生:他發出的呼聲是“和平”。
師:說具體點,到書中去找一找。
生:雷利發出的呼聲是“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他為什么要發出這個呼聲呢?
生:因為他不想讓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親、母親!
師:那是因為他自己失去了父親,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再來自由地讀讀這篇文章,把描寫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畫下來,讀一讀,可以自己體會,也可以同桌、小組間交流感受。
。ㄉ宰x交流)
師:誰來說說雷利的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他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我從課文中“兩年以前……壯烈犧牲”知道的。
師:你從這兒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所以,聯合國的秘書長加利先生贊揚他是一名……
。ㄉR讀“卓越的觀察員,在……”)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體會?
生:我覺得爸爸是一個愛自己的妻子,也愛自己孩子的人。
師:哦!你是這樣認為的,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讀文中句子)“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
師:還有誰和他有相同的體會,也可以來讀讀這段。
生:我覺得爸爸還是一個有才華的人。
師:說說你的感受吧!
生:我是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看出來的。
師:好,他讀了,誰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如果再讀得自豪、驕傲一點就更好了。
師:你能不能試試?
。ㄉx)
師:有點自豪了,還有誰想讀?
。ㄉx)
師:你讀出了對爸爸的無比自豪之情!剛才這位同學說了,爸爸還是一個愛妻子、愛孩子的人,誰能來讀讀?
(生讀)
師:你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還可以,但還缺少依依不舍的味道。
師:那你能來讀讀嗎?
。ㄉx)
師:他讀得怎么樣呢?
生:還是不夠突出依依不舍之情。
師:哦,你來試試吧?
。ㄉ懈星榈刈x)
師:她讀得怎么樣?(一片掌聲)我從她的朗讀中聽出了爸爸臨行前非常舍不得離開我們,爸爸臨行前只是“舍不得”嗎?
生:我覺得爸爸臨行前說的話要讀得肯定些。
師:肯定些,也就是堅定的語氣。你很會體會,你能不能讀一讀?
(生讀爸爸的話)
文中關于爸爸的描寫僅僅是只言片語,教師引導學生從這些零碎的語詞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層次分明的朗讀,爸爸那“愛和平、愛家庭、有才華”的多維形象躍起然紙上,也躍然于學生心間。
三、品讀:入情入境,潛心會文
師:爸爸對這次出行充滿了勝利的信心,有這樣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讓雷利感到自豪和驕傲?他是多么熱切地盼望著爸爸凱旋回來,把那頂藍盔親手戴在自己頭上!
。ǔ鍪菊n件,師配樂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
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教師抓住學生感情的觸發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學生情動于中,必形于言。
生(吞吐):我覺得……我想,我是雷利……
師:我知道你很激動,是的,你是雷利,你怎樣想?
生:我覺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會想爸爸是為維護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榮的。
生:我會想:可惡的戰爭,你為什么要奪走我父親的生命啊!
師:你不僅有傷心,還有對戰爭的痛恨,是嗎?
生:對!
師:還有誰想說?
生:假如我是雷利,我不僅會大哭一場,我還會說:“可惡的戰爭,你不僅奪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還奪去了許多無辜人的生命。
師:同學們,帶著這種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讀一讀,體會體會,在這一段里面,哪些句子最能打動你,說說你的感受。
(生自由讀)
生:我覺得“鮮血染紅了……”這句話讓我感動。
師: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讓你最感動?
生:我覺得爸爸犧牲了,但他的心還在呼喚和平。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覺得這幾句最讓我感動,“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本來我們是高高興興地去接爸爸,可是我們卻接到了爸爸的遺體。
師:是。∥覀內找才危挂才危吒吲d興地捧著鮮花去迎接爸爸,沒想到接到的卻是爸爸那冰冷的遺體。
生:這句話最讓我感動:“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說明爸爸臨死前都不忘和兒子的約定。
師:爸爸和雷利有個約定,雖然他犧牲了,還是不忘把那頂藍盔帶回來。
師:還有讓你感動的句子嗎?
生:我覺得最讓我感動的是“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還是想家。
師:流了那么多血,說明什么?
生:說明爸爸死得很慘烈。
師:同學們,帶著這些感覺,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讀這段,好嗎?
。ㄅ錁,師領讀第一句,生跟讀)
對于這段話的理解,教師先通過配樂讀全段以激發情感,再引導學生抓住本段中“最感動的”幾個“點”以深化認知,最后再讀全段以整體感悟,通過“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學生對文章重點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徹。
師:我看到了同學們眼里閃著的淚花,我知道,這眼淚是對戰爭的痛訴,是對爸爸的深切懷念。爸爸就這樣犧牲了,他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嗎?
生:他還有個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師:是的,爸爸還有未了的心愿,因為現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讀讀這段話,你怎樣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結合我們收集的資料談。
生:我看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美國世貿大廈遭受恐怖分子襲擊,死傷達3600多人。
師:可見和平的環境是多么的嬌嫩!
生:我在報紙上看到了……
師:罪惡的子彈還在威脅著我們的和平環境。
生:我還從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女孩……
師:是啊!兒童是戰爭中最無辜的受害者。
生:我收集到的是一張圖片。
師:好,拿到前面來,我們一起來看。
(生進行介紹:一名因戰爭而失去雙臂的伊拉克男孩,斷臂上用白紗布綁著一支鉛筆在一座破桌子前畫畫)
適時地讓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誦讀:點題明理,拓展升華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親身感受一下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吧!
。ㄕn件顯示戰爭場面,師解說)
師:看到這兒,你們的心里怎樣想?
生(眼里含著淚):我覺得戰爭很殘酷,死了很多人。
師:你很為他們感到悲痛,是嗎?
生: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打仗,為什么有戰爭,和平多好!許多國家在一起,快快樂樂、安安穩穩地生活,該多好!
生:我想問問打仗的人,你是想要和平,還是想要戰爭?
師:你想質問那些發動戰爭的人,是吧!
生:戰爭,你真可恨!真可恨!
師:連用了兩個可恨,表達了你的憤恨之情。是的,是可惡的戰爭,殘酷的戰爭,無情的戰爭,奪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時此刻,我們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
。ㄉR: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這是誰的呼聲?
生:雷利。
師:僅僅是雷利的呼聲嗎?
生:是所有孩子的呼聲!
師:僅僅是孩子們的呼聲嗎?
生:是全世界的呼聲。
師:是的,這不僅僅是中國孩子的呼聲,還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啊!
師:雷利的呼聲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讓我們到課文當中找到雷利的呼聲,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一下吧!
。ㄉ杂勺x)
師:誰來呼吁?
(生讀文)
師:誰還想呼吁?
。ㄒ簧鷦忧槔首x,全場掌聲雷動)
師:你的呼聲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聲,我們在場的老師都被你感動了。這是小作者發自內心的呼聲,這是浸滿淚水的吶喊!讓我們一同來呼吁吧!
。ㄈ帻R讀)
課尾自然回歸文章主題,學生在對文章主題的反復吟詠中升華認識、深化體驗。
師: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為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能做點什么呢?
生:我也要寫信給美國總統布什,讓他撤回現在還駐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隊。
……
。ㄕn件顯示和平鴿、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畫面)
師:讓我們一起呼吁──
(課件顯示:讓世界充滿陽光,讓和平永駐人間。
【總評】
一堂好的語文課要“味正”而“情濃”,所謂“味正”即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所謂“情濃”即語文課要情思飛揚。細品本課,其“味正”表現為“悟讀交匯”,其“情濃”則表現為“情理交融”。
語文課要以讀為本,自不待言。從這節課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讀、不同層次的讀、不同角度的讀,教師引得巧妙,學生讀得沉醉。但語文課只有 “讀”,沒有“悟”,學生的“讀”往往會流于形式,而成為課堂最華麗的裝點。這節課上,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有聲情并茂的“讀”,還有潛心會文的“悟”,學生或“讀”中“悟”,或“悟”中“讀”;或“讀”后“悟”,或“悟”后“讀”;或別具聲色地讀,或靜心潛思地悟。因為悟讀交匯,學生的“讀”因“悟”而更動人心弦,學生的“悟”因“讀”而更啟人心扉。
語文課要以情動人,不須明言。從這節課上,我們可以看到教師以情啟情,以情動情,以情激qing,以情燃情,整堂課情味盎然,情絲叢生。但語文課只有“情” 的激發,沒有“理”的啟迪,師生的“情”往往會失去依托。這節課上,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有師生情感的互相激蕩,還有師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師生或披文入情,或辨析明理;或情動于中,或思發于言。因為情理交融,學生的“父親之愛”、“喪父之痛”這種“情”,自然升華為“戰爭之恨”這種“理”;因為情理交融,學生的“情”因“理”而更憾人心魄,學生的“理”因“情”而更發人深省。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12
以前總以為課上到學生流淚,那里面作秀的水分一定很大,因為我固執地認為教學和表演是完全兩碼事,太煽情了只會沖淡課堂上的學習氣氛。
然而,最近我在課堂上意外地與眼淚相遇了。那天,我教《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前研讀課文時,感覺這文章挺淺顯的,讀讀講講就可以了,也無需刻意將文章的內涵深入地發掘出來。沒想到學生自讀課文后,教室里的氣氛竟然有點凝重。我像往常一樣,我把認為好的地方范讀了一遍。說心里話,這種稚嫩的文章,是不可能在我的心里漾起多少漣漪的,所以我僅用比較平緩的語調讀著,技巧性地讓語調低沉,感覺稍有點壓抑。
剛讀完,我發現前排一個小女孩莫名其妙地流淚了,起初我還以為方才她遇到了傷心事,于是,我過去輕輕地撫了一下她的頭。可是,當我要求學生再讀課文時,那個小女孩居然泣不成聲起來。一種悲戚的情緒很快地在教室里蔓延開去,流淚的越來越多,甚至有學生啜泣著讀不下去了。課上到這個份上,再糾纏本課教學效果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課文中所表露出來的傷感、憤懣、渴求,已滲入學生們的眼淚,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中了。眼前這種情景不禁讓我感動起來,記得那節課我的臉上沒了習慣性的笑容,心里堵得慌。做了這么多年的老師,這是我頭一回被學生如此深深地感染了。下課后,我在辦公室里靜坐了良久,卻始終不能平抑內心的激動。
也許以前我太輕看學生了,以為總角之童天真幼稚,不會有太深沉的見解,我習慣于高高在上,在課堂上口若懸河,想當然地認為這樣便是成功的教學,笑談還得意地把教書比作做飯,唱曰:頓頓四菜一湯,天天有營有養,足矣!可是細細反思一下,其實這種想法是大大地錯了!用純技術的教學手法,去機械地面對可愛的孩子,要求他們呆板地向著老師指定的方向努力,絕不允許出半點偏差。而這樣做了,我還自以為在盡心盡力呢。假如學生只能教條地運用評議語言文字,忽略了語言文字傳情達意的作用,輕視了語言文字的情感因素,這是教學的一個絕大缺憾。
這一回,學生們實實在在地用他們的眼淚給我上了一課,教學中情感的交流可能是學習的催化劑。即使是煽情,也是為了學習的化學反應來得更強烈一些。
這,何樂而不為呢?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篇13
語文課是情感的科目。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入情入境。由于我被本文深深地感染,為此在引導學生體會雷利失去父親的悲痛時,我的心也隨著學生的發言而隱隱作痛。雷利是多么懷念他的父親啊!當鮮花捧來,藍盔接來,而爸爸卻永遠不能再回來時,那時怎樣的痛楚啊!我在朗讀第3自然段時,聲音不禁顫抖,熱淚不禁盈眶,在音樂的渲染下,學生的情感也和我達成了共鳴,陷入了對父親深切的緬懷當中。而在他們朗讀的過程中,都能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再化為動情的聲音,每一句話的朗讀都飽含深情。尤其是勵蕓同學朗讀的2、3自然段,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感染,引起強烈的共鳴,使課堂因為她的朗讀而精彩異常。本文在感受雷利悲痛的同時也有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在教學“雷利的呼吁”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語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進行朗讀實踐。當學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語調來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時,全班同學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對于戰爭的痛恨,對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
其實,讀書,不是人在讀,而是心在讀,是心與心的交融,只有讓學生進入讀書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鳴的火花。
二、立足文本,體現學生對教材的個性解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每個學生都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畫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體會。在交流時,學生能針對同一句話談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發言的大部分同學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周璐露同學能根據“藍盔”加上了引號,體會到它的意思并不單純是指一頂藍盔,而是象征著和平。爸爸是想讓雷利看到世界的和平。葉旭東能聯系上下文對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這一切,都說明學生對于文本有自己的認識,平時的語文課上的日積月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初見成效。
三、教學課件簡潔、實用,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