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精選3篇)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 篇1
一、課前談話
師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戰爭的資料,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爭的殘酷,做認知和情感的準備。
二、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對戰爭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面對戰爭“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生:(齊讀課題)
師:(在“呼聲”下面標著重號)讓我們再讀一遍。
師:這是我們北京的中學生雷利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課前都讀了嗎?現在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讀課文聲音很小)
師:其實你的聲音很好聽,讀得也很動情,讓大家都聽到怎么樣?
生:(讀得聲音大且很投入)
師:你表現得真不錯。看來同學們都認真讀了這封信,請告訴大家,雷利在這封信中發出了什么呼聲?
生:雷利在這封信中呼吁“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生:雷利發出了“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
師:(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師:這是一封呼喚和平,控訴戰爭的信,飽含著小作者真摯的感情。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封信,標出你最受感動的段落,多讀幾遍,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寫在書邊上。
(學生自由品讀,教師和學生同讀書共交流。)
[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對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反復閱讀。這里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主標畫、自主探究、自主品味,充分體現了閱讀的個性化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篇課文,感情濃烈,感人肺腑,引導學生標出和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品味、體會,進入情境,引發情感共鳴。這里,與文本的對話,主要是傾聽。]
師:我發現同學們圈點標畫寫,讀得很認真、很投入,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我最受感動的是(有感情地讀第三段),我感受到爸爸雖然犧牲了,但死不瞑目,他多么渴望世界永遠和平!
生:讓我最受感動的是第七自然段,雷利發自肺腹的呼吁表達了他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向往。
生:我認為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呼聲!
師:對!是我們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聲!
生:我讀了第四段最受感動,因為雷利的爸爸是一位優秀的爸爸,卻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太讓人婉惜啦!
生:第三段最讓我感動,因為分別時“我”和爸爸約好了,他回來的時候送我一頂“藍藍”,“我”送他一束最美的鮮花,可我們接到的卻是爸爸的靈柩,看到的是爸爸滿身鮮血,雷利當時一定悲痛欲絕。
師:你能聯系一家人分別時的情景體會,真會讀書。
生:我想雷利當時一定會大聲哭喊著要爸爸醒來。
師:多么悲慘的場景啊!看來第三段確實讓我們感動。就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那悲慘的場景,讀出自己的感情。
生:(自由感情朗讀)
師:誰想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讀出來?
生1:(讀到“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時眼含淚花,聲音哽咽)
師:你是用心用情讀的。
生2:(讀到“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時聲音凝重而有力度,分明是在用心呼喊。)
師:謝謝你!讓我們也聽到了爸爸那聲聲呼喚!
生3:(動情地讀。全場鴉雀無聲,靜得空氣凝固了似的,學生的神情沉痛,老師的眼睛潤濕,一切都沉浸在悲痛中,只有一個令人酸楚的聲音哭訴著。)
師:聽到了嗎!這是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在向世人哭訴。請同學們在老師的描述中,一起讀第三段,共同表達我們的情感。
(師動情描述)分別時,爸爸深情地望著我和媽媽,他答應回來的時候一定送我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生:(生接讀第三段)
[學生潛心品讀課文,將文中的語境和情感與自己先前對戰爭和和平的看法融匯在一起,生成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強烈感情,學生需要通過交流和朗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這里的交流和朗讀,依然是與文本的對話,但主要是傾聽后的言說。]
師:爸爸走了,帶著對和平的渴望走了,我們悲痛!我們憤恨!讓我們齊讀第四段,永遠記住這位可親可敬的爸爸。
生:(齊讀第四段,聽的出學生是飽含崇敬、遺憾,而又憤恨的語氣讀這一段的。)
四、借助圖像資料,深化情感體驗
師:是誰奪去了這位優秀的爸爸?
生:(齊)是戰爭!
師:是誰破碎了這個幸福的家庭?
生:(齊)是戰爭!
師:然而戰爭奪去的何止這一位爸爸,這一個家庭,請看屏幕(播放課件)。
課件一:英美聯軍進攻伊拉克的激戰場面,一架架戰機呼嘯著從航母上起飛,于是戰車滾滾,炮彈轟鳴,爆炸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
課件二:配樂圖片。
第一組圖片:“9•11”恐怖事件中,世貿大樓倒塌的場景。
師:(旁白)這是“9•11”恐怖事件的可怕場景,隨著一聲巨響3000多無辜的生命被活活的埋葬。
第二組圖片:城市爆炸場景。
師:(旁白)一次次炮彈的轟鳴,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卻再也喚不回自己的親人。
第三組圖片:房屋廢墟及百姓傷亡情景。
師:(旁白)流血、死亡、流浪……這就是罪惡的戰爭!
第四組圖片:祈禱和平。
師:(旁白)我們渴望,我們祈禱,回到我們原本幸福的家。
師:請再看一組數據。
課件三:最近幾年戰爭造成的傷亡數字。
(學生有的驚異恐惶,有的淚眼汪汪,全都被這帶著血腥味的場景和數字震驚了)。
[這一部分是課文內容的空白,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課外教育資源引入教學。由一個人、一個家庭,聯想到無數個人、無數個家庭,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畫面、文字資料、聲音和教師的解說等多媒體的交互作用下,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可以從更廣闊的角度上,更深刻地認識戰爭的殘酷和罪惡。課件的運用,適時適度,注重實效。]
師:同學們,你們的眼睛告訴我,你們都被這些慘不忍睹的畫面和觸目驚心的數字震驚了,心里有話要說嗎?
生:戰爭,你這吃人的惡魔,快快遠離我們吧!
生:戰爭太可怕了,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它奪去。
生:戰爭就是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一旦爆炸,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希望有人拆除這顆炸彈,讓它永遠消失。
師:這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心愿。
生:我想對那些發動戰爭的人說,睜開眼看看吧!有多少人在戰爭中死亡,有多少家庭在硝煙中流浪。
生:我想說,人們快快醒來吧!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讓和平之神永駐人間。
師:可是罪惡的戰爭至今也沒有消失,戰爭的陰云始終沒有離去,而且愈演愈烈。請看屏幕。
課件四:最近一段時間,世界動亂地區的戰爭和恐怖事件的文字描述資料。
課件五:戰爭一觸即發的實況錄像。
鏡頭1:軍人上前線與親人分別的情景。
師:這一刻,他們生離死別。
鏡頭2:戰機、軍車、導彈布陣場景。
師:這一刻,戰車滾滾,炮彈上膛。
鏡頭3:浩浩蕩蕩的軍隊奔赴前線。
師:這一刻,他們又奔赴戰場。
[戰爭的威脅,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和難以想象的。課件可以使課文所描述的內容具體化。]
師:請同學們結合這些資料,讀一讀五、六段。
生:(輕聲讀五、六段)。
師:請看屏幕,“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生:人們雖然希望和平之神永駐人間,可實事不是這樣,罪惡的戰爭還沒有消失,還在威脅著和平。
生:我的理解是罪惡的子彈還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平之花還沒有完全開放,還很容易被破壞。
師:你從哪里讀懂的?
生:我從“嬌嫩”這個詞讀懂的。
師:你讀書真細心,能抓住“嬌嫩”這個詞理解。
生:老師,從剛才的資料看,如今還有許多地區在發生著戰爭,這說明“嬌嫩”的和平之花還會隨時遭到摧殘。
師:是啊!“和平之花”還那么嬌嫩,那么脆弱,經不起戰爭的威脅和摧殘,因此,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都有責任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我們一起向國際社會呼吁(投影第七段):“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師生:(齊讀)
五、表達情感,傾吐心聲
師:雷利的這封信我們讀完了,可是我們的心情并沒有平靜下來,我們把此時此刻最想說的話寫下來好嗎?
先想好對誰說,說什么,也可以寫一寫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生:(自由寫)
師:我們交流一下同學們心里的話好嗎?
生:戰爭你這個魔鬼,你本不應該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你帶給人們的只有流血、死亡、流浪,我們要為你敲響喪鐘,讓你永遠消失。
生:我想說,那些被戰爭殘害的人們內心是多么悲哀,多么無奈,他們沒有錯,是戰爭讓他們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幼小的孩子哭啼不止,成群的大人神情惶恐,人類的家園何時安寧,罪惡的戰爭何時消失?
生:那些發動戰爭的人們,你們看到戰爭留下的一座座廢墟了嗎?看到橫尸街頭,血流成河的慘狀了嗎?難道你們就聽不到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喊嗎?你們也是有家園,有老人和孩子啊!請放下屠刀吧!
師:多么感人的話語!多么真摯的感情!
生:我想對小布什說,小布什,你為什么這么霸道?為什么要到處發動戰爭?你們美國發生的“9•11”恐怖事件死的人還少嗎?你為什么不汲取教訓呢?
師:問得好。
生:罪惡的戰爭,你等著吧!總有一天我們會把你徹底鏟除,讓“和平之花”在世界上深深地扎根,在人間開花結果,讓人們都過上永遠安寧、永遠幸福的生活。
師:這一天一定會來到!
[將閱讀與書面表達結合起來。表達是情感體驗的自然體現,表達的過程,又是進行閱讀反思的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這些發人深醒的話語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聲音,那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生:(齊讀)
師:(用力加“!”)再讀一遍。
師生:(呼喊著再讀,再加一個“!”)。
師:我們相信,有我們這些熱愛和平的人,不久的將來,世界一定會太平,“和平之花”一定會永遠燦爛!
六、布置作業
師:建議同學們,下課后把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摘抄下來;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寫成一篇小文章。
[總評]
1.創造性地理解、使用和處理教材,取舍和豐富教材。既尊重課文的整體,又避免了面面俱到;既突出重點段落,又保持了理解的完整性。第一和第七自然段做淡化處理,而課文內容沒有涉及的內容,即內容的空白,卻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適當地加以補充。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和交流有關戰爭的資料,也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體驗。
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閱讀使讀者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實際,教師遵循學生情感積蘊的線路指導閱讀,同時,通過默讀、朗讀、多媒體等手段,誘發情感共鳴。
3.三個維度的發展目標統一。通過利用多種手段,指導學生理解和感受,學生不僅可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領悟到閱讀的過程和方法,從而學會閱讀。同時,一種強烈的正義感、一種對戰爭的憤慨之情和保衛和平的責任感,也會伴隨著情感的體驗過程油然而生。
4.重視朗讀。朗讀對理解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具有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是與文本對話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并注意讀出自己的內心感受,通過朗讀,激發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
5.體現書面表達與閱讀的整合。課堂上,在充分理解課文和深入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和心聲訴諸筆端,既是閱讀反思,又能鍛煉書面表達能力,事半功倍,一舉兩得。課后,建議學生摘抄詞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寫成一篇小文章,更體現了閱讀、反思、積累和習作的自然銜接。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 篇2
設計理念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始終重視“以讀為本”,突出感悟;重視“三維”目標的評價,突出素養;注意加強詞句訓練,扎實基礎,培養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柩”“腕”“彌”“硝”4個生字,會寫“執”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等詞語。
2、了解課文是以書信形式表達的一篇文章和文章的大意。
3、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結合想象,體會作者痛失父親的悲傷和憤怒及對父親的懷念,初步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學習重點品讀重點詞句,結合想象,體會作者痛失父親的悲傷和憤怒及對父親的懷念。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生:預習課文,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師:(課件、資料)收集有關戰爭的圖片、資料,對戰爭的殘酷性有所了解,擴大本堂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的那一聲甜甜的“老師好!”,老師感到好幸福好幸福。孩子們,能把你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嗎?
生:愿意。
生1:能認識劉老師,我感到很幸福。
生2:一家人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幸福。
生3:過生日的時候,我感到很幸福。
……
師:現在,我們都在和平的環境中幸福地生活著。可是,你知道嗎?這樣安定的生活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因為世界上有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不信,請看(課件出示戰爭場面及戰爭帶來的后果。)
師:令人心驚膽戰的炮聲中,一座座高樓大廈變成了廢墟,驚慌失措的人們四處逃竄,躲避著隨時可能飛來的炮彈。戰爭讓人們流離失所,死傷無數,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大聲地哭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啊?
師:看到這些情況,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戰爭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痛苦、殘忍、憎恨、悲痛 ……
師:是啊!生活在戰爭中的人們,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祈盼和平的降臨,因為和平意味著生的希望,意味著能盡情享受陽光。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大家一起走近一位曾經被戰爭奪去父親的生命、飽嘗失去親人痛苦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去聆聽這位孩子發自內心的呼聲吧!(出示課題)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22、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質疑讀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
師:同學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讀過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能根據課題提出幾個問題嗎?
生1: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生2:他向誰發出了什么呼聲?
生3:他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呼聲?
……
師:孩子們真會提問題,待會兒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2、檢測課前預習情況。
(1)、檢測生字。
師:在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先來展示一下你對生字的預習情況。
(課件出示: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圣壇、威脅、呼吁、妻子、充滿)
師:這是本課要會讀會寫的生字新詞,在預習時,發現哪些生字新詞容易讀錯,誰愿來當當小老師,給同學們提醒一下。
生1:“給予”的“給”應讀“jǐ”。
生2:“充滿”的“充”應讀翹舌音。
生3:“沉浸”的“浸”不能讀成“qìn”。
……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師:為了避免這些生字寫錯,誰愿來當小老師,給大家提醒一下。
生1:“妻”上下結構,下面是個“女”字。
生2:“凱”的左下部分不能寫成“己”。
生3:“予 ”不能寫成“矛”。
……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四個詞語,注意“手腕”的“腕”應讀四聲“wàn”。
(2)、檢測課文。
師:我們再來展示一下你對課文的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知道這個中國孩子叫什么名字嗎?
生:雷利。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課文的署名處知道的。
師:你真會讀書。這是一篇書信體的文章,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書信體的文章包括哪五個部分的內容呢?
生:稱呼、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師:孩子們真能干,能把學過的知識牢記在腦海里。
師:他向誰發出了呼聲?
生: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
師:只是向加利先生發出呼吁嗎?
生:向整個國際社會。
師:那他發出了什么樣的呼聲呢?
生:和平。
師:說具體點,到書中去找一找。
生:“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貼“和平”)
師:他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呼聲呢?
生:為了母親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
(3)、整體感知主要內容。
師:那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呢?
生:課文主要記敘了一個中國孩子雷利對在執行維和行動中壯烈犧牲的爸爸的懷念和贊頌及對國際社會發出的呼吁。
我愛白雪 20:22:36
(或:課文先寫問候和表示真誠的謝意,再寫對在維和行動中犧牲的父親的回憶和懷念,最后是對世界和平的呼吁。)
三、重點探究,感悟形象。
1、雷利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
師:那雷利的爸爸倒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把描寫爸爸的句子用橫線勾畫下來,讀一讀,可以自己體會,也可以同桌、小組間交流一下。(師表揚會讀書的學生:“孩子們真會讀書,真的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哦!)
2、分小組討論交流,互相補充,老師輔導。
3、自由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1)、從加利先生對爸爸的高度評價,贊揚他是“一名卓越的觀察員,在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體現了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可以看出“我”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他是一個優秀的維和戰士。)理解“卓越”的意思。了解“維和部隊”。
師:誰來說說雷利的爸爸是個什么樣人?
生:爸爸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我從課文中“兩年以前……壯烈犧牲”知道的。
師:你從這兒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所以,聯合國的秘書長加利先生贊揚他是一名--
(生齊讀“卓越的觀察員,在……與公正的素質”)
師:“卓越”的意思是:非常優秀,超出一般
師:大家知道“維和部隊”是一種什么樣的部隊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課件出示:“維和部隊“的資料。)
師:還有什么地方能夠看出爸爸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生:“爸爸的嘴張著……”
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2)、從“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看出爸爸是以身殉職,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和平。
師:爸爸流了那么多的血,說明爸爸死得很壯烈。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衛著和平。
(3)、從爸爸臨上飛機前說的話,可以看出爸爸對執行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充滿了信心。
師:爸爸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愛妻子、愛兒子的人。
師:哦!你是這樣認為的,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一頂藍盔。”
師:還有誰想來試一試?
(一生再讀)
師:誰來說一說她讀得怎么樣?
生:讀出了爸爸對媽媽和我那深情的愛。
師:這句話只是表現了爸爸對媽媽和我的愛嗎?和家人分別,應該還有什么?
生:留戀或依依不舍。
師:那誰再來試一下?來
師:他讀得怎么樣呢?
生:還是不夠突出依依不舍的味道。
師:哦,你來試試吧!
(生有感情地讀)
師:讀得非常棒!從你的朗讀聲中,不僅僅體會到了爸爸對媽媽的愛,老師還聽出了爸爸非常舍不得離開我們,
師:爸爸臨行前說了一句什么話?
生:“他說……‘藍盔’”。
師:這句話中的“一定”說明了什么?
生:爸爸對這次出行充滿了信心。
師: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生:肯定的語氣。
師:肯定些,也就是堅定的語氣。你很會體會,你能不能讀一讀?
(生讀爸爸的話)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好嗎?
(生齊讀)
(4)、從“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看出爸爸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知識的人。
師:爸爸不但是一個愛和平、愛家庭的人,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爸爸還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
師:“碩士”的意思是:非常有才華、有知識的人。
師:爸爸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知識的人,有這樣的爸爸,我們應該感到(生:驕傲、自豪)。誰想來試一試?(生讀)
師:有點自豪了,還有誰想再來試一試?
(生讀)
師:非常自豪!掌聲送給他!
師:如果你是這位中國孩子,有這樣的爸爸,你會感到自豪嗎?
生:會。
師:把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連成一句話,自豪地說一說。
(出示課件: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愛和平、愛家庭、有知識。)
生:爸爸是一個愛和平、愛家庭、有知識的人。
四、入情入境,潛心會文
師:這樣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親的父親,怎能不讓雷利感到驕傲和自豪?他是多么熱切地盼望爸爸能夠早日歸來,把那頂藍盔親手戴在自己的頭上啊! 好,同學們,現在你就是這個中國孩子雷利,你和爸爸約好了,你和媽媽捧著鮮花到機場去接他。請你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爸爸勝利歸來,一家人在機場幸福團聚的場面,好不好?好,開始!
師激情旁白:機場,醉人的鮮花、藍盔、擁抱、熱烈的掌聲、歡樂的笑聲、照相機“咔嚓、咔嚓”拍照的聲音,那將是多么幸福的場面。同學們,睜開眼睛,把你們的幸福表現在臉上吧!老師都感到幸福了!爸爸勝利歸來,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那就是-
生:凱旋。
師:雷利和媽媽接到了勝利歸來的爸爸嗎?
生:沒有
師:爸爸為什么失約了呢?
(播放課件:哀樂聲中,靈柩歸來)師配樂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和平!”
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對爸爸的遺體,心情怎樣?(難過、傷心、痛苦、悲傷等)。
師:(出示課件: “現在……浸滿了凝固的血。” )
師:同學們,請想想這幾句話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生: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讀,表達悲痛的心情。
師:誰來給大家示范一下。
師:還有誰想再試一下?
師:是可惡的戰爭奪去了爸爸的生命,讓我們用這種又又悲、又痛、又恨的心情,一起來讀讀這幾句話,好嗎?
師:讀得真好!老師看到了你們眼中的淚花。這眼淚是對戰爭的痛恨,是對爸爸深切的懷念。爸爸就這樣犧牲了,他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嗎?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同學們,爸爸在呼喚什么?
生:和平
(師貼“和平”)
師:(出示課件:“爸爸的嘴張著……和平!”)爸爸臨死前充滿著對和平的渴望,誰來試讀一下。
(生試讀)
師:同學們,讓我們和雷利的的爸爸一起,向那些發動戰爭的人發出呼吁,好嗎?
師:面對著臨死之前還在掛念著和平的爸爸,如果你是這位中國孩子,你會對爸爸說些什么呢?
生:我想對爸爸說:“爸爸,我一定會完成你未了的遺愿,長大后也做一名維護和平的戰士。”
生:我想對爸爸說:“爸爸,你是一條好漢,你是我們全家的驕傲。”
師:雷利又是怎樣來評價爸爸的死呢?
生:“他的死是光榮的……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
師:(課件出示:“他的死是光榮的……因為他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讓我們滿懷崇敬之情,把這首英雄的贊歌向爸爸傾訴吧!
五、拓展閱讀,心聲共鳴
師:讓我們和雷叔叔一起呼喚和平,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和平之喚》。(課件出示《和平之喚》)
和平之喚
一樣的世界上回響著一樣的呼喚
一樣的是一雙雙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惡的戰爭
永遠地安息吧
我們呼喚和平,我們擁抱和平
我們渴望著一個平靜、美麗的新世界
師:戰爭,這個可怕的惡魔,它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它毀掉了多少幸福的家庭,雷利發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 的呼聲,這個呼聲僅僅是因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嗎?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雷利發出這樣的呼喚的原因吧!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 篇3
(課前互動略)
師:(平緩而深沉的敘述)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堂內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幅最古老的標語(出示多媒體課件:“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是我國兩千年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聯合國想告訴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夠和平相處,讓戰爭遠離我們。聽完老師的敘述,你想說點什么?
生:我認為孔子的學生很友好,因為四海之中不一定都是好人,而他都能把別人當成兄弟、朋友,他是個很寬容,很友好的人。
師:這是我們中國人,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生:很自豪。
師:好,請坐下,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看大屏幕,預備起:
生:齊讀“四海之內皆兄弟”
師:請大家讀出自豪的感覺。
生:再齊讀“四海之內皆兄弟”
師:通過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一定會對我們兩千五百年前的古人說的這句話有更深的體會。請同學們翻開書,齊讀課題——22(預備起)
生齊讀課題
師:是哪個國家的孩子?再讀課題。
學生再次齊讀。(自豪之情流露在學生們臉上)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老師稍微一點就讀得非常好了。
師: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詞是什么?
生:斷斷續續地說:“昨天……”
師:你直接說是哪個詞?
生: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詞是“和平”
師:(面向全體學生問)你們是不是?
生:是。哪位同學上來把“和平”這個詞寫下來?(生紛紛舉手)
師:你們班寫字寫得最好的誰?(生齊說某個同學的名字)
師:(面對剛才學生推薦的同學)好,你來,你把“和平”兩個字寫在這兒,(師指著黑板)(面對全體學生)我們平時一想到和平這個詞就容易想到哪個詞?
生:我們平時一想到和平這個詞就容易想到戰爭。
師:(富有激情)和平與戰爭總是非常矛盾的結合在一起,誰來寫“戰爭”?(隨機指名上臺寫在黑板的右下方)
師:這篇課文是雷利寫給加利秘書長的一封信,這封信都講了些什么?哪個同學愿意來幫助大家回憶回憶呢?(一生舉手,師說,來,你來,拿話筒)
生:這封信首先講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然后講了我對爸爸深情地回憶和深切的懷念,最后寫了我呼吁全世界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師:請坐下,說得多么好!(生自發掌聲)
師:從同學們的掌聲中,我能聽出來,你昨天學得非常認真,而且你把這句話用上了“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說明你是一個思維非常連貫的孩子。
師:好了,昨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現在請大家用筆勾畫出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語句或者是段落,可以作一點批注,開始(讀書)
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師巡視課堂,提醒已經勾畫出來的同學坐好,再巡視其他學生)師:勾畫好了的同學等一等其他同學,再想想為什么這個地方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師再巡視,生繼續作勾畫和批注)
師:好,請停下來,大多數同學已經勾畫出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段落,還有同學在寫自己的一些批注。下面老師提一點要求:有同學發言時我們就轉過來看著那位同學,仔細聽,或許她說到了我們想說的話,或許她說的就對我們有啟發,我們就有說的了,好不好?
生:齊說——好!
師:老師剛才發現有的同學畫了一處,有的同學畫了兩處、三處,不管你畫了幾處,總有一處令你怦然心動。誰愿意來讀一讀令你怦然心動的語句或段落?
生:我最感動的有兩句話,是在第四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話,(生聲情并茂地讀句子)。我從這兩句話感受到:一個孩子很高興等待爸爸回來,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幅景象,她心里多難過呀。
師:請坐下,老師剛才聽到這個同學說到了一個詞,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如果注意到了請大家在書上畫下來“如約”。(師,副板書“如約”一詞)
師:一想到“如約”這個詞,你會想到上一自然段的那一個詞?
生:我會想到“相約”。
師:它們都相約了什么了呀?同學們拿出書來讀一讀。
生:讀“我們相約……迎接他。”
師:(深情而激動的引述)可是,爸爸回來了,藍盔回來了,我和媽媽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什么?讀——
師:同學們讀到這個地方時,心情怎么樣?
生:我們讀到這里心情很悲傷。
師:你的心情很悲傷?說一說原因。
生:(繼續說)因為他們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拿最美的鮮花去迎接他,本來很高興的心情現在變得很悲痛了。
師:請坐下,說得多好。這位同學能聯系上下文來體會文章的情感,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師異常激動,語氣激昂)是啊,沒有想到機場一別竟會是一家人的永別,怎能不讓人肝腸寸斷?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書再來讀一讀這段文字。
師:現在,起……(生讀文,讀完這兩句后停了下來,師提示繼續讀下去,生又繼續讀。)師:老師不僅聽出了同學們的悲痛,還聽出了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呼聲,讓我們再讀一讀這段最后一句話,讓加利秘書長能聽到雷利的心聲。
師:“啊,我聽見了,起……生:讀文
師:這一句話感情真摯,而且語言特別優美。老師希望能給大家把這句話永遠地刻在自己的心里。同學們能不能馬上把這個句子背下來?
生:齊答 “能!”
師:但是老師要給大家提點建議:要想最快地背下這句話,你就得找到這句話有什么規律,看看哪位同學有一雙慧眼,能迅速找到這句話有什么規律呢?
生:這句話的每一部分都有“聽見了”只是前面……(師打斷:有幾個聽見了?)
生:齊說,四個。
師:還有幾個什么?(生紛紛舉手)師:一起說。
生:三個“和平”。
師:(再對剛才發言的哪位同學說)剛才對不起,老師打斷了你,你接著說“只是什么?”生:只是前面都是寫“什么人”。
師:(加上手勢)先說——再說——再說——最后說——(師生一問一答),范圍慢慢擴大。師:我們讀的時候這樣去讀,記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去記,。老師和大家一起努努力,我來背前面,你們背后面,看看我們能不能背下來?(師生共同背完這句話時,全場聽課的教師掌聲雷動)
師:從同學們的掌聲中,老師知道大家已經把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記在我們的腦子里,現在我們把這句話放到這段文字里,用我們的心去感受。
播放課件:武警戰士把聯合國維和戰士的靈柩徐徐地從飛機的懸梯上抬下來,周圍站滿了淚流滿面的男女老少,凄楚、哀婉的背景音樂響起……
師: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前面的文字我們照著讀,后面的文字我們背。
師:(深情的敘述)孩子們,藍盔回來了,爸爸回來了,可爸爸是躺在靈柩里回來的。看著大屏幕,把心沉一沉、壓一壓,“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生深情齊讀)
師:同學們,從你們深情地朗讀里,我相信雷利一定會感動,加利一定深受感動。孩子們,當我們看到父親回來的時候,除了悲痛以外還會有什么心情?誰來告訴大家,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爸爸是精通四國語言,出色的經濟學碩士。
師:誰再來介紹爸爸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爸爸還是個熱愛和平的人。
生:我認為爸爸是一個能用自己生命保衛和平的光榮戰士。
師:爸爸是這么一個人,他現在離開了我們,我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生:很悲傷。師:悲傷、難過,是啊,還有嗎?
生:很沉重。師:這么優秀的爸爸這樣失去了,我們的心當然是很沉重,所以,我們還要讀出我們的沉重。請同學們翻開書,看到第五自然段,怎樣讀出沉重呢?
生:讀第五自然段
師:爸爸倒下了,可是戰爭停止了嗎?課文哪些在寫戰爭還沒停止?
生:課文的6、7自然段。
師:讀到課文6、7自然段,同學們都想到了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現在戰爭還在爆發,戰爭還在威脅著伊拉克的小朋友那嬌嫩的生命。
師:請坐下。你把書讀活了,(面向全班)這位同學從書上哪一句話想到的?
生:第七自然段第一句。
師:除了想到伊拉克孩子以外,你還想到了什么?可以結合你收集的資料談談。
生:我還想到了反法西斯戰爭。
師:什么時候?
生:51年前。
師:51年前反法西斯戰爭,我們中國就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個代價我們中國人體會深不深?(生齊答:深!)可是戰爭還在繼續,從這位同學的發言里,我們聽出了他的擔心,(面對發言的同學)你已經跳出了這篇課文在思考了。
生:我還想到了日本攻打我們中國。
師:你受到了剛才這位同學的啟發,是一個非常會聽的孩子。孩子們,我們一想到戰爭就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一想到戰爭,我仿佛聽到了炮彈炸響的聲音,飛機的轟鳴聲和孩子們的哭聲。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孩子一張張流著淚的臉。
師:說的多好呀!從孩子們的敘述里,我們已經把文字變成了一幅幅畫面,想到這些,我們的心情能高興嗎?拿起書再讀一讀這段文字。
生:讀第七自然段。
師:“和平之花”是嬌嫩的(副板書“嬌嫩”),老師這兒準備了一個短片,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一定會把這段文字讀得更好。(師生齊看大屏幕——戰爭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畫面及統計數據)
師:看的時候,把你們的心情寫在臉上。
師:看完以后讓我們再次拿起書,把我們看完后的心情讀出來。
生:讀第七自然段。
師:(語調激昂)戰爭是殘酷的,戰爭讓多少像雷利一樣的家庭妻離子散,戰爭又讓多少原本美好的家園毀于一旦,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雷利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出了呼吁。(板書:要 不要 )“救救孩子們,……(生讀呼吁的內容)”
師:(深沉舒緩)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聯合國在總部大堂掛上了這幅標語(師指向大屏幕——四海之內皆兄弟)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呼吁,生再讀——(呼吁的內容)
師:(語氣異常激昂)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你、我、我們大家、我們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都應該深深地發出我們的呼吁“救救孩子們……(生三讀呼吁內容)”
師:二十一世紀已經來到,可是戰爭的喪鐘還沒有敲響,今天戰爭仍然充斥在世界各地,孩子們學完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思考一下,把它寫下來。(生寫話)
師:抽生念所寫內容。
生:我想說,讓世界沒有戰爭,只有和平,讓嬌嫩的和平之花不受傷害。
生:讓和平永駐人間,讓戰爭消逝在過去。
生:如果加力看到這封信一定會盡全力去制止戰爭。
生: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朵嬌嫩的和平之花。
生:我們一定要維護和平,不要讓那些無辜的生命因為戰爭而失去,讓和平永駐人間。
師:還有很多同學想說想寫,寫完后可以送給同學,還可以送給老師,孩子們,我們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指板書)一起讀:(生讀“要和平,不要戰爭”)
師: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中國孩子的呼聲。
生:再讀
師:相信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呼聲,也相信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在課文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大家一段音樂,讓我們一起憧憬美好的明天。(師生共同欣賞音樂——《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