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
一、課前談話
師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戰爭的資料,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爭的殘酷,做認知和情感的準備。
二、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對戰爭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面對戰爭“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生:(齊讀課題)
師:(在“呼聲”下面標著重號)讓我們再讀一遍。
師:這是我們北京的中學生雷利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課前都讀了嗎?現在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讀課文聲音很小)
師:其實你的聲音很好聽,讀得也很動情,讓大家都聽到怎么樣?
生:(讀得聲音大且很投入)
師:你表現得真不錯。看來同學們都認真讀了這封信,請告訴大家,雷利在這封信中發出了什么呼聲?
生:雷利在這封信中呼吁“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生:雷利發出了“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的呼聲。
師:(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師:這是一封呼喚和平,控訴戰爭的信,飽含著小作者真摯的感情。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封信,標出你最受感動的段落,多讀幾遍,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寫在書邊上。
(學生自由品讀,教師和學生同讀書共交流。)
[指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對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反復閱讀。這里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主標畫、自主探究、自主品味,充分體現了閱讀的個性化以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篇課文,感情濃烈,感人肺腑,引導學生標出和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品味、體會,進入情境,引發情感共鳴。這里,與文本的對話,主要是傾聽。]
師:我發現同學們圈點標畫寫,讀得很認真、很投入,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我最受感動的是(有感情地讀第三段),我感受到爸爸雖然犧牲了,但死不瞑目,他多么渴望世界永遠和平!
生:讓我最受感動的是第七自然段,雷利發自肺腹的呼吁表達了他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向往。
生:我認為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呼聲!
師:對!是我們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聲!
生:我讀了第四段最受感動,因為雷利的爸爸是一位優秀的爸爸,卻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太讓人婉惜啦!
生:第三段最讓我感動,因為分別時“我”和爸爸約好了,他回來的時候送我一頂“藍藍”,“我”送他一束最美的鮮花,可我們接到的卻是爸爸的靈柩,看到的是爸爸滿身鮮血,雷利當時一定悲痛欲絕。
師:你能聯系一家人分別時的情景體會,真會讀書。
生:我想雷利當時一定會大聲哭喊著要爸爸醒來。
師:多么悲慘的場景啊!看來第三段確實讓我們感動。就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讀出那悲慘的場景,讀出自己的感情。
生:(自由感情朗讀)
師:誰想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讀出來?
生1:(讀到“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時眼含淚花,聲音哽咽)
師:你是用心用情讀的。
生2:(讀到“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時聲音凝重而有力度,分明是在用心呼喊。)
師:謝謝你!讓我們也聽到了爸爸那聲聲呼喚!
生3:(動情地讀。全場鴉雀無聲,靜得空氣凝固了似的,學生的神情沉痛,老師的眼睛潤濕,一切都沉浸在悲痛中,只有一個令人酸楚的聲音哭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