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課堂實錄
師:聽到了嗎!這是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在向世人哭訴。請同學們在老師的描述中,一起讀第三段,共同表達我們的情感。
(師動情描述)分別時,爸爸深情地望著我和媽媽,他答應回來的時候一定送我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生:(生接讀第三段)
[學生潛心品讀課文,將文中的語境和情感與自己先前對戰爭和和平的看法融匯在一起,生成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強烈感情,學生需要通過交流和朗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這里的交流和朗讀,依然是與文本的對話,但主要是傾聽后的言說。]
師:爸爸走了,帶著對和平的渴望走了,我們悲痛!我們憤恨!讓我們齊讀第四段,永遠記住這位可親可敬的爸爸。
生:(齊讀第四段,聽的出學生是飽含崇敬、遺憾,而又憤恨的語氣讀這一段的。)
四、借助圖像資料,深化情感體驗
師:是誰奪去了這位優秀的爸爸?
生:(齊)是戰爭!
師:是誰破碎了這個幸福的家庭?
生:(齊)是戰爭!
師:然而戰爭奪去的何止這一位爸爸,這一個家庭,請看屏幕(播放課件)。
課件一:英美聯軍進攻伊拉克的激戰場面,一架架戰機呼嘯著從航母上起飛,于是戰車滾滾,炮彈轟鳴,爆炸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
課件二:配樂圖片。
第一組圖片:“9•11”恐怖事件中,世貿大樓倒塌的場景。
師:(旁白)這是“9•11”恐怖事件的可怕場景,隨著一聲巨響3000多無辜的生命被活活的埋葬。
第二組圖片:城市爆炸場景。
師:(旁白)一次次炮彈的轟鳴,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卻再也喚不回自己的親人。
第三組圖片:房屋廢墟及百姓傷亡情景。
師:(旁白)流血、死亡、流浪……這就是罪惡的戰爭!
第四組圖片:祈禱和平。
師:(旁白)我們渴望,我們祈禱,回到我們原本幸福的家。
師:請再看一組數據。
課件三:最近幾年戰爭造成的傷亡數字。
(學生有的驚異恐惶,有的淚眼汪汪,全都被這帶著血腥味的場景和數字震驚了)。
[這一部分是課文內容的空白,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課外教育資源引入教學。由一個人、一個家庭,聯想到無數個人、無數個家庭,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畫面、文字資料、聲音和教師的解說等多媒體的交互作用下,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可以從更廣闊的角度上,更深刻地認識戰爭的殘酷和罪惡。課件的運用,適時適度,注重實效。]
師:同學們,你們的眼睛告訴我,你們都被這些慘不忍睹的畫面和觸目驚心的數字震驚了,心里有話要說嗎?
生:戰爭,你這吃人的惡魔,快快遠離我們吧!
生:戰爭太可怕了,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生命被它奪去。
生:戰爭就是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一旦爆炸,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希望有人拆除這顆炸彈,讓它永遠消失。
師:這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心愿。
生:我想對那些發動戰爭的人說,睜開眼看看吧!有多少人在戰爭中死亡,有多少家庭在硝煙中流浪。
生:我想說,人們快快醒來吧!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讓和平之神永駐人間。
師:可是罪惡的戰爭至今也沒有消失,戰爭的陰云始終沒有離去,而且愈演愈烈。請看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