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2
[教師指導]黃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區最為豐富的能源分別是什么?
[師生小結]上游──水能 中游──煤炭 下游──石油
[教師承轉]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合理的工業分布是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那么沿鐵路線、沿江、沿海三方面來說,我國經濟最發達的核心地區在哪里?
[學生搶答]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地區。
[教師承轉]下面我們就以沿海地區的遼中南和滬寧杭地區為例,看一看區域發展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出示板書]2.區域工業分布類型及特點
[教師指導]案例指導學生讀圖4.27“遼中南地區”、圖4.28“滬寧杭地區”,先了解位置,然后根據圖例熟悉圖中的礦產資源分布、工業城市工業部門的構成、交通路線,最后根據活動1.2的要求組織學生討論,重點探究區域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
(學生對工業部門餅狀圖接觸不多,教師應讓學生在充分熟悉圖例的基礎上分析工業分布的特點;學生在了解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大勢后,對于這部分區域工業分布的教學,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掌握地理學習的科學方法。)
[師生小結]
(學會知識歸納的方法。)
[教師承轉]學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條件,總結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工業的分布。
[學生討論交流]政策、環境、勞動力等。
(聯系實際,解決問題,體驗進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師承轉]可見,工業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就我國工業分布來看,你能從總體上評價我國工業分布的合理性嗎?
[學生搶答]不太合理。
[教師小結、提問]為使工業分布日趨合理,國家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討論]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
[教師承轉]西部大開發戰略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對我國東西部經濟的發展都有好處。那么發展鄉鎮企業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活動]學生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
──工業分布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
──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
──縮小城鄉差別;
──能使分布工業更加均衡;
──促進農業的發展,有利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讓學生拓寬知識面和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
[教師補充指導]鄉鎮企業是我國農民貫徹國家方針政策的一個偉大創舉。到1999年底,全國有多萬家鄉鎮企業,1.25億職工,創造增加值2500億元,出口商品交貨值7200億元,利潤總額5600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750億元。目前全國農村社會增加值的近2/3、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3、農民收入的1/3、工業增加值的近1/2、出口創匯的近2/5等,都來自鄉鎮企業。
[教師小結]合理分布工業是工業建設中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它關系到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城鄉結合、國防安全和生產的經濟效益。各位“老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你的投資決策有何評價?
板書設計
評價建議
“工業的空間分布”標題的評價重點放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運用“我國工業分布圖”,能否從圖中獲取信息并歸納出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
②能否運用“遼中南地區”“滬寧杭地區”兩幅圖,理解資源、交通、市場因素對工業分布的影響,進而深刻理解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