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同步復習
【基礎測評】
試題總體設計說明:本套試題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中國自然地理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綜合考查學生學科內綜合的能力,這套試題難易程度比例為低∶中∶高=3∶5∶2,便于學生對中國自然地理的知識整合
一、單項選擇題
1.關于青藏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我國西北部 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d.約占全國面積的1/4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答案】 d
2.“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個高原的寫照(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
【解析】 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脈相對高度不大,所以有“遠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的寫照。
【答案】 a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達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準噶爾盆地
【解析】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
【答案】 a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觀是指(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
【解析】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蕩,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確如北朝民歌所寫:“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繁榮景象。
【答案】 d
5.關于黃土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嚴重,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黃土層深厚,植被覆蓋好 d.北依陰山,南鄰秦嶺
【解析】 黃土高原面積,不如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黃土層而得名,又因植被條件差,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陰山在內蒙古高原內部。
【答案】 b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是指( 。
a.冬季風 b.夏季風 c.偏北風 d.偏東風
【解析】 玉門關地處我國甘肅省境內,位于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西北的非季風區內,受夏季風影響小或影響不到。
【答案】 b
7.世界上絕大多數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主要因為( 。
a.季風氣候顯著 b.氣候復雜多樣 c.夏季普遍高溫 d.雨熱同期
【解析】 我國氣候復雜多樣,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答案】 b
8.長江三峽位于( 。
a.川鄂兩省交界 b.川滇兩省交界 c.渝鄂交界 d.川渝交界
【解析】 重慶直轄市的建立,標志著長江三峽由地處原四川省與湖北省兩省交界變成渝鄂交界。
【答案】 c
9.長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對干流能起到調節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