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右的歐洲國家),近30年少生2.5億人(接近美國總人口數2.78億),僅撫養費一項就為社會節約開支約3萬多億元。說明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實,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數這個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凈增人口數很大的事實,突出“人均”觀念,從而使學生明確我國人口基本國策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自覺地執行與宣傳我國人口國策。(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問題,展開討論,啟發學生明確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環境與資源相協調的人口觀。再由學生聯系實際,結合課本活動教材,舉例說明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過快所帶來的突出的人口問題,以及晚婚晚育對人口增長的影響。3.組織學生分組活動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印發一些資料,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分析我國的人口構成和人口素質。例如利用“中國文化程度構成百分比變化”“中國人口文化程度的構成”“中國每10萬人中各種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長”圖表,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素質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實,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育。還可以舉例說明我國四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對人口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圖表反映我國人口中大學、中學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數值還不高,再依據“中國各省(區、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圖及“各省(區、市)人口的文化素質”圖,分析我國文盲、半文盲仍占較大的比重,各省區文化素質有較大的地區差異,說明進一步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性,并結合人口教育的宣傳圖片,教育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建設祖國打好基礎。【人口東多西少】1.仍由與世界面積和人口大國的對比中引入新課:先讓學生復習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導學生計算中國人口的平均密度,與印度、美國、俄羅斯等國的人口密度相比較,說明我國人口密度大的特點。2.在講我國人口分布時,重點應放在如何閱讀“我國人口密度圖”和“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人口與面積柱狀圖”上,讓學生使用圖例和注記來識別人口分布情況和分布特點。這些內容不要單憑教師講授,要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例如問我國大約每平方千米多少人?這個數字是怎樣計算出來的?這樣就復習了人口密度這個概念。還可以選出我國東、西部地區幾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情況(例如完成活動教材),訓練學生掌握其計算方法,并在“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上找出它們的位置,加深對我國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東多西少狀況的印象。3.在指導學生閱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時,要及時提出一些問題,指導學生觀察。例如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顏色圖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圖上找出黑河和騰沖,列表分析“黑河-騰沖”這條“人口分界線”東南部與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加深對我國人口分布特點的認識。4.要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區自然、歷史、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僅限于自然條件的好壞,要啟發學生從經濟發展和人類生產方式等方面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