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國的水資源》教學設計
[教學后記]“中國的水資源”是筆者在本學期所上的一堂“生本教育”公開課,這節課的--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教師為輔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師一改傳統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再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通過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將學生轉變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活動(如搜集、整理信息資料、進行知識競賽、廣告制作、漫畫創作和宣傳口號的創作等),掌握了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找出了解決我國水資源不足的主要途徑,并樹立了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體現了“先學后教”的“生本教育”理念。
這堂課令筆者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創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這首先表現在分析我國水資源現狀這一環節中,各小組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搜集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有在教材中搜集資料的,也有上網搜集資料的,還有利用相機拍攝有關水資源現狀的。在展示搜集的資料時有做成幻燈片進行展示的,有制成word文檔進行展示的,也有直接用口頭進行表達的。其中有個小組的同學用數碼相機拍攝的容桂街道河涌污染的圖片,引起了全班同學的強烈反響,收到了震憾性的效果。
其次是表現在最具創意“保護水資源”廣告制作大賽中,各小組的同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兩個小組的同學以小品的形式對自己組的創作進行了展示,小品演得淺顯易懂,幽默滑稽,惹得全班同學和在場的老師哈哈大笑,整個課堂的氣氛達到高潮,另一個小組則把廣告制作成一個優美的flash動畫,讓同學們在欣賞優美的配樂動畫的同時,又受到教育。
最后是表現在最具創意“水資源漫畫”制作大賽中,有兩幅漫畫(一幅叫“渴”,另一幅叫“流血的地球”)受到了全班同學和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總之在這堂課中,學生把學習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教師則把學生能夠調動的資源全部調動起來,把能夠交付的東西全部交給學生完成,學生的個性得到極大的張揚,他們在老師為他們提供的情感氛圍和信息資料環境中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和實踐的愿望,并從中獲得了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