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四、五單元復習提綱
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薩拉米斯海戰)
亞歷山大東征(使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沖撞與交融,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2.文明沖突的作用:客觀上傳播文化、擴展文明,但對社會和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二、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新課標第一網
1.阿拉伯數字的傳播:印度人發明;影響:成為全世界上人們共同使用的數字。
2.意大利馬可•波羅在元朝時到中國,寫了《東方見聞錄》(又名《馬可•波羅行記》),對西方人追求財富,在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產生了很大影響。
三、采用圖示法,比較掌握“文明的沖撞與交融”的主干知識。
開放的、主動積極的文明之間通過和平交流的方式實現文明的整合;
開放的、積極的文明與封閉的、被動的文明之間通過暴力沖撞的方式來實現文明的整合。
四、古代文明之間交往方式的類型和區別。
答:(1)類型:和平往來和暴力沖突。
(2)區別:①前者多以友好的經濟文化交流方式展開,而后者多以戰爭武力征服、殖民擴張等形式進行;②前者帶來的是物質財富的互通有無、精神文化的交匯更新,而后者大多帶來傷亡、痛苦、仇恨及物質上的巨大損失等。
五、在暴力沖突與和平交往這兩種方式中,哪一種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更有利?為什么?
答:如:(1)和平方式,原因:和平交往的方式可以避免戰爭和暴力對社會的破壞,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和程度上推進人類文明的交融和演進(如馬可•波羅來華、文成公主入藏等),暴力沖撞的方式伴隨著生產力的破壞和對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害,往往會留下歷史的傷痕和心靈創傷,伴隨著野蠻的侵害和殺戮;
如:(2)暴力方式,原因:暴力沖突的方式能在短期內能迅速掃蕩封建和落后的生產關系(如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美國的獨立戰爭,中國的辛亥革命等、),能夠迅速地蕩滌污泥濁水,廢舊立新,加速人類文明的進程,和平方式在推進文明的進程和時間上,時間相對慢一些,周期相對長一些,并且對舊的落后的因素不易徹底掃除。
第24課 昔日的輝煌
一、文字(p122)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XX年前蘇美爾人創,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創造,有固定的發音。
二、文學(p123)
1.史詩:對祖先英雄業績的歌頌(含神話傳說)《荷馬史詩》(西方最早的史書,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
2.悲。汗畔ED的文學成就代表。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期《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特洛伊婦女》。
3.阿拉伯:《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間故事集,成書于公元8——16世紀,真實反映了中古時代中近東國家的社會狀況。
三、藝術
埃及——金字塔;希臘——帕臺農神廟;羅馬——圓形競技場;法國——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沙特阿拉伯——麥加清真寺。
四、阿基米德: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創始人,發現“阿基米德定律”和“杠桿定律”
歐幾里德:幾何學的創始人。
五、以列表的方式,掌握古代希臘的主要文學和科學成就(著作)。
學科 作者 主要成就(著作)
文
學 盲詩人荷馬 《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奧德賽》)
“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