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三20世紀歌曲中的歷史:
在課前,同學們已分好了小組,確定了主題,并且通過多種途徑搜集了大量的歌曲,準備以特有的形式匯報,下面就讓老師把舞臺交給你們。
第一小組:抗日烽火──救亡之歌
小組主持人:1931年“九·一八”,沒有太多的預兆,沒有太久的準備,這一天就這樣來臨了,它把中華民族處推向了亡國滅種的邊緣。聽,滿耳是大眾的嗟傷?矗瑵M眼是國土的淪喪。中國人民開始了的十四年艱苦抗戰,“救亡”成為那個時代眾聲喧嘩中的主旋律。在那個熱血和激情燃燒的時代,有血性的文藝家們同全國4億同胞一同奮起,拿起了手中的筆,彈起了懷中琴,鼓起了響亮的喉嚨,譜寫出時代的最強音!請聽抗日歌曲聯唱。
(用圖片、音樂制作多媒體課件,作為背景放映。)
《松花江上》:唱盡東北血淚史
連接詞:一說到抗日歌曲,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松花江上》這首歌,它勾起了許多炎黃子孫對東北的無限懷念。這首歌,真實地反映了“九·一八”時中國人民的心情和精神,它將同“九·一八”一起,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不能忘卻的記憶,它以飽含熱淚的哭泣似的音調,唱出了全國人民尤其是東北同胞悲憤交加的心聲,并在聲淚俱下的悲痛中,蘊藏著起來抗爭的力量,引起了無數賢人志士為爭取自由和民族獨立而奮斗不止的堅強決心。
《大刀進行曲》:為中華兒女吹響抗日號角
連接詞: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每當人們唱起這首威武雄壯、慷慨激昂的《大刀進行曲》時,不由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起來。那音調鏗鏘、激越,情感豐富,激動人心。它以驚天地泣鬼神、氣壯山河的氣概,為中華兒女吹起了抗日的號角,鼓舞著千千萬萬的中國軍民為抗擊侵略者去沖鋒陷陣,并最終敲響了日寇必然滅亡的喪鐘!《大刀進行曲》燃燒著激情,鼓舞著人們英勇殺敵,去贏得勝利,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和貢獻。
《義勇軍進行曲》:歌聲響徹共和國
連接詞:“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那鏗鏘有力的節奏響起,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跟著旋律歌唱。它的旋律是那樣嘹亮雄渾、激越悲壯,似沖鋒的號角,如進軍的戰鼓,激勵著無數炎黃子孫的勇氣、斗志和信心,和著無數炎黃子孫心靈的節拍一起震顫!读x勇軍進行曲》,一首戰斗的歌、激昂的歌,一首前進的歌、勝利的歌,它吐露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心聲,是我們中國人民心中的一首永遠的歌。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詩
連接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每當人們的耳邊響起這扣人心弦的旋律時,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由著名詩人張光年和音樂家冼星海兩位文化巨人共同創作完成的紅色經典作品《黃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將士和愛國學生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走向了抗日戰爭的最前線。它那萬眾的歌唱、激昂的旋律,鼓舞人民奮進,它是“中國靈魂的怒吼”。
《南泥灣》:延安精神的象征
連接詞:烽火連三月的故鄉,沒有在封鎖的雨水里枯萎!赌夏酁场返囊舴,飄過一座座花香草茂窯洞!赌夏酁场窡崆楦桧灹藶楦鶕卮笊a建立功勛的八路軍戰士,南泥灣的歌聲響遍了祖國大地,延安精神也隨著南泥灣的歌聲被帶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聯唱曲目可選擇其它歌曲,順序可按抗日戰爭不同階段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