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業的起步
科目
歷史
年級
八
班級
時間
課題
訂線裝教學目標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對近代企業創辦初期發展情況的學習,了解中國近代企業起步所面臨的嚴重困難,加深對國情的了解。 (2)通過對近代工業發展歷程中杰出人物的學習,認識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激勵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振興而努力學習。二、 能力目標1、 通過思考“中國近代工業進程發展艱難”的原因,初步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三、 知識目標中國近代企業的創辦;近代官辦企業的特點及問題;商辦企業的創辦;“實業救國”浪潮的出現;張謇的“棉鐵主義”思想;范旭東和侯德榜多近代化學工業的貢獻。
重點洋務派近代工業的特點
難點
教學準備
教 學 過 程一、復習導入二、新授 1、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在何時召開的?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歷史意義?2、在農村實施了什么改革?在城市實施了什么改革?3、香港、澳門是在何時回歸的?一、近代工業的起步 問:中國古代徽商和晉商的一大特點是什么? ——官商合一 (問)到了近代,一些官員直接投資近代工業,創辦了一批官辦工業。那么,他們為什么要創辦近代的官辦工業呢?在什么時候?原因在哪里? (學生閱讀)p83 1、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 2、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地位 3、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 (問)那么,鴉片戰爭讓清政府認識到洋人的先進性在哪里呢? ——“堅船利炮” (問)那么,近代中國的工業開始于什么? ——制造槍炮(軍工工業) (學生觀看)p83圖片 (問)辦了哪些企業呢?經營特點如何? (學生閱讀)p84 1、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2、特點:新式生產 (問)體現在什么方面? (1) 雇傭工人 (2) 使用新式機器生產 3、存在問題 (學生討論)略。 (問)除了軍工工業外,從19世紀70年代以后,張之洞等開始創辦民用工業。為什么要創辦民用工業呢? ——解決資金等問題 代表:漢陽鐵廠 存在問題:結合“大家談”開展學生討論 (問)既然官辦工業存在著如此多的問題,那么民間私人投資的商辦企業是否比較好呢? (學生閱讀)p86“文件夾” (問)有何感想? ——很困難 (學生閱讀)p85“讀與思” (問)商辦企業還遇到了來自哪方的破壞? ——洋商 (問)商辦企業的問題在哪里? 他們先后投資的領域在哪些方面? (生答)略。 (綜述)用一句話形容近代中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學生活動)略。 二、實業救國的先行者(學生閱讀)p86圖和小字 (人物介紹)張謇。 ——清光緒狀元,民初農商總長。出身農家,苦讀成才。 ——1853年(清咸豐3年)5月25日出生于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他祖父靠租種薄田度日,到他父親時,已置田20余畝,并兼營糖坊。張謇兄弟5人,排行第四。幼年聰慧好學,3歲啟蒙,4歲入塾,10歲時,塾師出“日懸天上”命對,他應聲作答:“月沉水底”,乃父大喜,蓄意培植。但作為農家子弟繼續跟隨兄弟灑掃糞除,或田間耕作。1881年中秀才,1885年中舉人,1894年(光緒甲午)中狀元,時年已41歲。同年中日海戰,慘遭敗北,他義憤填膺,聯想到日本,“土地面積少于我20倍,人口少于我10倍”,所以能勝我者,主要是國富而兵強,要想富國安民,除了堅船利炮,更重要的還是發展實業。 ——提倡實業救國、棉鐵主義。 (分析)“棉鐵主義” (學生活動)略。 ——張謇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直具有強烈的愛國之心與報國之志。1917年中華農學會成立,被擁戴為名譽會長。1985年曾在南京召開國際張謇學術討論會,并成立張謇研究中心。 (學生閱讀)孫中山和“鐵路計劃” (人物介紹)侯德榜。 ——著名化工專家。 ——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閩候縣坡尾鄉一農民家庭,1974年8月26日卒于北京。 ——19xx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美國教會辦的福州英華書院,19xx年考取清華留學預備學堂高等科,19xx年以全部功課十科均滿分完成預科學業并公費派往美國留學,191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專業、191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 ——1921年10月回國后出任中國化工工業開拓者范旭東開辦的天津塘沽堿廠總工程師。 主要貢獻: 候德榜一生功績卓越,為中國化學工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是中國近代化工工業的奠基人,世界制堿權威。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撰寫過《manufacture of soda》、《從化學家觀點談原子能》、《制堿工學》等10余部著作,發表過60多篇論文,被范旭東稱為“國寶”,其塑像立于北京化工大學院內。 (學生感受)看圖 生平逸事: 候德榜將畢生精力都用在科技工作和科學研究上,他常用“勤能補拙”勉勵青年人,他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的名言是“難道黃頭發綠眼睛的人能搞出來,我們黑頭發黑眼睛的人就辦不到嗎!” 曾受聘于印度達達公司堿廠顧問,每年去印度一次,使印度純堿制造獲得成功,他曾應邀訪問巴西等國,為其籌建堿廠。候德榜做為工程師,深入實際工作,艱苦奮斗,數十年如一日,常和工人一同鉆鍋爐,跑下水道,哪有問題,他就出現在哪里。一次,為解決大連堿廠干燥鍋出現的問題,當時已是中國化工部副部長,年過六旬的候德榜,親自鉆進60~70℃高溫的干燥鍋觀察了解,和大家討論解決辦法。 (學生活動) 排列“秦二爺”遇到的社會動蕩。(結合“讀與思”進行) (補充閱讀)“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