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個怎樣的歷史現(xiàn)實?
② 新舊中國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導致了怎樣不同的后果?
③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不同?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比一比]
① 什么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 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③ 哪兩位同學分別代表兩個國家,能用幾個動作表示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每組選兩名)
[補充]
關于中印邊界爭端問題的由來
二、 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
放錄相《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
(動腦筋)
① 萬隆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 中國代表團此去會遇到哪些困難?
③ 你認為應該如何應對?
④ 假設
a、中國代表團對一些國家的指責加以反駁
b、中國代表對一些國家的指責不予理睬
這樣做分別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⑤ 中國代表團是怎樣因勢利導扭轉局面的?
⑥ 這次會議的召開具有什么樣的歷史意義?
(故事會)
同學們講有關周恩來總理的外交小故事
(小品表演)
萬隆會議現(xiàn)場報道
采訪周恩來總理
(動腦筋)書74頁
(補充資料)“亞非絕大多數(shù)國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現(xiàn)在仍然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
“我們的會議應該是求同存異。會議應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
——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的講話
[小結]
(談一談)
1、今天我們共同了解了新中國建立后我國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取得的外交成就,談談你的感想?
你知道什么是“萬隆精神”嗎?“萬隆精神”在今天的社會中依然適用嗎?(請舉例說明)